晓发桑干岭,行行路入云。
众山皆在下,惟我独超群。
驿骑天边出,杨花树杪分。
老僧邀茗供,坐石共论文。
登桑干岭迎达礼部
晓发桑干岭,行行路入云。
众山皆在下,惟我独超群。
驿骑天边出,杨花树杪分。
老僧邀茗供,坐石共论文。
注释:
登桑干岭迎达礼部
早晨出发去攀登桑干岭,一路上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
众山皆在下,惟我独超群。
所有山峰都在下面,唯独自己显得高耸入云。
驿骑天边出,杨花树杪分。
远处的驿站马车从天空中出现,杨树顶端的花瓣随风飘落。
老僧邀茗供,坐石共论文。
一位老僧人邀请我品尝香茗,并一起坐在石头上讨论诗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发登山的情景,表达了他超然于众山之上、独自超群的感受。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与老僧之间的友情和交流。
首句“晓发桑干岭,行行路入云”写诗人清晨出发攀登桑干岭,一路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上。这里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的生动画面,通过“晓发”、“行行”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
颔联“众山皆在下,惟我独超群”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众多山峰中的卓越地位。这里的“超群”既指物理上的超越众山,也暗示着诗人的才情和气质与众不同。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张力和深度。
颈联“驿骑天边出,杨花树杪分”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顶遇到的一幕景象。远处的驿站马车从天空中出现,树上的杨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里的“天边”和“杨花树杪分”都为诗句增添了浪漫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尾联“老僧邀茗供,坐石共论文”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补充。诗人在这里遇到了一位老僧人,他邀请诗人品尝香茗并一起坐在石头上讨论诗文。这里的“坐石共论文”不仅展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晨景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