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托幽巷,久雨客来绝。
春寒霰时集,淅沥在高叶。
鸟鸣日已宴,寂寂茶鼎歇。
惭无晁氏智,懒事主父谒。
闭门自读书,庶以励高节。
注释:
- 春寒闲居五首:这是一组以“春寒”为题的诗,共五首。
- 贫居托幽巷:描述自己居住在一个偏远、安静的小巷里,生活简朴。
- 久雨客来绝:因为长时间的雨天,客人来访的次数减少了。
- 春寒霰时集:春天的寒冷天气下,细雨和雪珠聚集在一起。
- 淅沥在高叶:雨水在树叶之间滴落的声音。
- 鸟鸣日已宴:鸟儿在晴朗的日子里歌唱,好像在庆祝。
- 寂寂茶鼎歇:在安静的环境中,茶叶在煮水后不再沸腾,显得特别安静。
- 惭无晁氏智:惭愧自己没有像晁错那样的智慧。
- 懒事主父谒:懒得去拜访主父偃。
- 闭门自读书:关上门专心读书。
- 庶以励高节:希望这样的行为能激励高尚的气节。
译文:
贫穷中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长久的雨季使得访客稀少。
在春寒料峭的时节,细雨和雪花纷纷降落,滴滴答答落在高高的树叶上。
鸟儿在明朗的日子里欢快地歌唱,显得格外欢腾。
我羞愧自己不如晁错那般聪明,因而懒得去拜访主父偃。
我关上门专心致志地读书,希望能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崇高气节的方式。
赏析:
这组诗反映了诗人在冬末春初的某个时期的生活状态。他描述了自己在狭小而静谧的住所内,与外界隔绝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环境清苦,但诗人并未感到失落或抱怨,而是通过闭门读书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和充实。
诗歌中的“惭无晁氏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才智的自省和谦虚。他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并以此为动力,更加专注于学习和思考。这种心态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自我修养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庶以励高节”,则体现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以此来激励自己保持高尚的品格。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节俭上,更体现在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高尚情操的培养上。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清贫生活中对知识渴望的态度以及追求高尚气节的决心。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一种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