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晓寒天地白,将军打围千骑列。
南山老兽工避人,穿厓蔽木踪不灭。
地穷怒跃戟乱冲,千丈瑶峰尽成血。
却悬驼背归入城,不见斓斑见白额。
【译文】
朔风清晨寒意刺骨天地一片洁白,将军围猎时千骑列阵。
南山老兽机灵地避开人群,它穿崖蔽木踪迹难以察觉。
大地深处猛虎怒发冲冠戟矛乱舞,山峰被鲜血染红犹如瑶台玉阙。
最后把猎物悬在驼背带回城中,只见斑斓花纹不见斑纹。
【注释】
雪林猎虎:即指猎杀老虎的狩猎活动。雪林,指寒冷的山林地带,也指打猎者所穿的衣服,如“雪衣”。
朔风:北风。晓寒:清晨的凉寒天气。天地白:天地一片白色。
将军:指猎手。打围:围捕野兽。
南山:指老虎所在的山。老兽:老狼或老虎。工避人:巧妙地躲避猎人。穿厓蔽木:穿山越岭,隐蔽树木。踪不灭:踪迹不消失。
地穷:地面极深。怒跃:猛烈跳跃。戟:古代的一种兵器。乱冲:乱撞。戟乱冲:戟矛乱舞。
卻(què)悬:却悬挂。驼背:驼背,这里指用骆驼来运送战利品。归入城:带猎物进入城里。
不见斓斑:只见斑纹。斓斑:斑驳陆离的颜色。见白额:看见老虎白色的额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写于公元765年(唐宝应元年)。这一年春天,杜甫到夔州去投亲靠友,途径奉节县(今重庆奉节县),看到当地百姓正在举行盛大的狩猎活动,就写了这首诗。杜甫一生关心人民疾苦,关注国家大事。他常以诗为武器,抨击社会现实,揭露统治者的罪恶。此诗就是一首抨击当时统治者穷兵黩武、残害人民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