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织锦天下奇,家家女儿上锦机。蓬莱额黄染万斛,渭川茜红种千畦。
凤刀冷淬并江水,龙梭细琢炎洲犀。春波雨深净如练,挼红濯黛随时变。
高鬟半𩭏玉腕明,心逐轮丝千万转。晴漪翠浪舞白鲸,细柳高花穿紫燕。
青楼临道起秋千,胡蝶鸳鸯逐少年。月中三郎坐听曲,海上汉武来求仙。
穷年玩岁容发改,研精极巧造化怜。陌头杨花春鸟语,东家西家教歌舞。
燕姬金捍拥四弦,百万缠头弃如土。人生得意各有命,岂无红颜甘自苦。
君不见郭门十里桑柘村,蚕妇朝朝踏风雨。
织锦歌
南州织锦天下奇,家女上机织锦绣
蓬莱额黄染万斛,渭川茜红种千畦
凤刀冷淬并江水,龙梭细琢炎洲犀
春波雨深净如练,挼红濯黛随时变
高鬟半巚玉腕明,心逐轮丝千万转
晴漪翠浪舞白鲸,细柳高花穿紫燕
赏析
《织锦歌》是元代诗人刘诜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南方地区织锦工艺的精湛与美丽。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织锦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以及她们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对织锦技艺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相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
这首诗以“织锦”为题,从多个角度描绘了这一传统手工艺的魅力。首句“南州织锦天下奇”,开篇就点明了织锦技艺的非凡之处。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织锦女工们的工作场景,如“蓬莱额黄染万斛,渭川茜红种千畦”,“凤刀冷淬并江水,龙梭细琢炎洲犀”。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织锦工艺的精细和复杂,也体现了织锦工人们对这项技艺的热爱和专注。
诗中的“春波雨深净如练,挼红濯黛随时变”等句子,描绘了织锦成品在阳光下闪烁的美丽光泽和色彩的丰富变化,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细腻的质地和柔和的色彩。而诗人对织锦女子的描写则更加动人,“高鬟半𩙯玉腕明,心逐轮丝千万转”,不仅展现了她们美丽的外表和优雅的气质,还体现了她们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诗人通过“晴漪翠浪舞白鲸,细柳高花穿紫燕”等句子,将自然景物与织锦工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既展示了织锦技艺的精湛,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传统手工艺品的赞美之情。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禁会想起古代那些织锦匠人的身影。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这份古老的手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而如今,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织锦这一古老的技艺却依然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瑰宝,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