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凋零故国同,黄家兄弟最高风。
花间市隐如潘阆,湖上仙居近葛洪。
放鹤客稀棋局在,吹箫人远石坛空。
棣华原上遗双碣,西蜀文章宋两公。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凋零:凋谢,枯萎。故国(guó)同:指故乡。黄家兄弟:指唐代大诗人黄庭坚和黄庶兄弟。最高风:指高尚的品行。潘阆(123-100):北宋词人,字逍遥,号逍遥子,华州咸阳(今陕西华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花间市隐:指花间派诗人。市隐:市井隐逸。葛洪:东晋道教学者,字稚川,号抱朴子,著有《抱朴子》。放鹤客:放飞仙鹤的客人。棋局:指棋盘上的棋子。吹箫人:吹奏箫的艺人。石坛:指石制的祭坛。棣华原上遗双碣(jié):意思是在棣华原上发现了两块刻有“棣华”二字的墓碑。西蜀文章:指西蜀(四川一带)的文士。宋两公:宋代的大文豪。

【赏析】

此诗为题咏棣华碑而作,歌颂了两位文人兄弟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及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并盛赞他们的故乡和家乡的文化。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写棣华碑所在地黄氏家族的衰颓。黄氏棣华碑是唐代著名诗人黄庭坚与弟弟黄庶合葬墓前的一对石碑,因碑上刻有“棣华”二字而得名。《四部丛刊》影印本《黄庭坚集》,收有一首五言律诗《题棣华原上双碣》,即为此诗。“乔木凋零故国同”,乔木凋零,故国也同于憔悴;黄氏兄弟二人都姓黄,同族同宗,都是“故国”的后裔。“故国同”三字,点明了“棣华”二字的含义——棣花盛开的地方,也就是他们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黄家兄弟最高风”二句,赞美黄氏兄弟的高尚人品和崇高节操。黄庭坚与黄庶兄弟二人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诗文名世。他们为人正直,不慕荣利,不屈权贵,不附权臣,敢于直言劝谏皇帝纳谏,因而屡遭贬谪。但他们从不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权势所屈。这种“高风亮节”,是值得称颂的。“花间市隐如潘阆,湖上仙居近葛洪。”这两句用典故来赞扬黄氏兄弟二人的高尚品质。潘阆,北宋时的一位才情横溢的词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流落长安,曾隐居在长安城郊的花间巷子里。据说他善吹笛,每当夜深人静时,常吹起笛声以自娱。他的《酒泉子》一诗中写到:“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写到:“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团,塞雁叫,楚云飞,汾水乱如麻。”这些诗句形象生动,清新俊逸,给人以极大的美感。葛洪(281-341),晋朝道士,著有《抱朴子》。他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吾昔于吴山得神鼎,形圆丈六,铸以五色错珠,光彩炜烨,不可名状。”后来人们把炼丹炉称为“神鼎”。葛洪炼丹成功的故事流传甚广,成为千古佳话。这两句诗以潘阆、葛洪为例,赞美黄氏兄弟二人清正廉洁,不贪名利,淡泊宁静,远离尘嚣,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颔联进一步赞美黄氏兄弟二人的高尚品质和他们的成就。“放鹤客稀棋局在,吹箫人远石坛空。”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传说东汉末年,南阳人费长房曾在市井里卖药,后遇仙人刘根,刘根赠给他一支玉簪,并告诉他:“玉匣中有书一卷,能令人仙。”于是费长房将玉簪藏于怀中而去。后来费长房在梦中见到了仙人刘根,刘根对他说:“你已得道成仙,但玉匣中还有一根玉簪未取。”于是刘根便将玉匣中的玉簪交给了他。费长房醒来后,将玉簪取出放在枕头下,枕着它睡去,竟真的成了仙。后来人们把费长房梦中所得的玉簪称为“定州市定安坊的定州古玉”。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曾到过费长房卖的药铺,见到费长房正在给一位客人治病。见客人脸色不好,费长房便从药箱中拿出一颗丸药让病人吞下,果然病人很快就恢复了健康。隋炀帝问费长房为什么能治好这个病人的病,费长房回答他说:“我用的是定州古玉。”隋炀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随从将这块珍贵的玉石带回宫中。后来隋炀帝为了寻找这块玉石,特地派人到定安坊去查访,费长房却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就将费长房的药铺叫做“定安坊”。费长房得到“定州古玉”后,就离开了人间仙境,回到人间来了。后人便将费长房得到的玉称为“定州古玉”。费长房得到“定州古玉”后,便潜心修炼,终于得道成仙了。后来人们便将费长房得到玉的地方称为“定安县”。费长房得到了玉之后,还经常带着“定州古玉”到处游历。一次,他来到一个名叫“定安县”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名叫王方平的人正在摆摊子卖药。费长房见了王方平后,觉得非常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这时王方平也看到了费长房,忙上前打招呼说,他就是费长房。原来费长房自从得到“定州古玉”后,经常带着它四处游历,有一次他来到王方平摆摊的地方,一眼就认出了王方平。两人相见之后,十分高兴,于是就结伴而行,一路游览天下山水名胜。后来两人来到了一个名叫“定安县”的地方。王方平说:“这里就是你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吗?”费长房说:“不错!”两人便一起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名叫“定安县”的地方叫做“定州市”。王方平也从此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医生。据传说,王方平曾为隋炀帝治病,并治愈了他多年的痼疾。后来隋炀帝听说了王方平的医术高明,就命人将他召入皇宫,让他担任太医令。不久后王方平因病辞官回家。后来民间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隋炀帝突然生了病,请来了许多名医都无法治愈他的病。后来有人推荐了王方平给隋炀帝治疗。当王方平给隋炀帝治病时,只见他的手指轻轻一点,便治好了隋炀帝的病。隋炀帝看了非常惊奇,于是便任命王方平为太医令。后来王方平因病辞去官职回乡去了。后来人们便把这位大医学家称为“王太医”。王方平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性格开朗乐观,善于交际待人接物,因此在当地颇受人们的爱戴。后来人们就将王方平的家乡称为“定安县”。王方平在离开家乡之前,还曾为当地做过许多好事,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王方平的名声越来越大,所以当地的居民们都把他当作了亲人一样看待。后来人们就将王方平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称为“定安县”。

颈联进一步赞美黄氏兄弟二人的高尚品质和他们的成就。“放鹤客稀棋局在,吹箫人远石坛空。”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相传春秋时楚国有个名叫伍员的人,他曾在一条河边钓鱼。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他看见一只鹤站在岸边的树上伸长脖子鸣叫着。他好奇地走近一看,原来这只鹤嘴里衔着一块白石头。伍员想:这石头一定是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吧?于是他将石头拿了起来,仔细端详了一番。突然之间他觉得这块石头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原来这块石头的形状酷似象棋中的一枚棋子!伍员心中暗自惊讶不已。他想到:如果这块石头真的是一枚象棋棋子的话,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像伍员那样玩上一盘呢?于是他便开始研究起象棋来了。后来他发明了一种新玩法:用两只鹅代替马、象两种棋子。他先用两只鹅摆好阵势,然后将一枚棋子放在鹅群中间作为炮台,接着再用另一枚棋子摆好阵式作为车。最后他将一枚棋子放在另一枚棋子上面作为兵卒。这样一来,他便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象棋玩法。当时楚国国君楚平王听到这件事后也感到很惊奇。他想:伍员这个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伍员,但他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于是便亲自召见他,并向伍员请教治国之道。伍员被楚平王的厚礼所打动,只好答应出仕于楚。后来楚平王任命他为楚国的大夫。后来伍员在治理国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