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黄子书成日,正值麟经托始年。
皇览揆初悲后死,斯文未丧孰先传。
春秋霜露如将见,歌舞衣裳忍自妍。
诗句只增生日感,劬劳啄啐两凄然。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黄道周在回答友人关于其《春秋左氏传补注》一书的出版情况时所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1. 昔闻黄子书成日,正值麟经托始年
  • 注释:黄道周听说黄先生(即黄宗羲)的书完成的时候,正好是“麟经”这本书被托付开始刊行的时间。
  • 赏析:这里表达了黄宗羲在学术上的成就与贡献,以及他的学问对于后来学者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黄宗羲对黄道周的赏识与支持。
  1. 皇览揆初悲后死,斯文未丧孰先传
  • 注释:黄宗羲感叹于国家兴衰的无常,担心自己死后,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会失传。他想知道在他生前是否已经有人能够传承这些知识。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黄宗羲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他希望自己的著作能够被后人继续传播,以免失去宝贵的知识。
  1. 春秋霜露如将见,歌舞衣裳忍自妍
  • 注释:黄宗羲想象着春秋时代的霜露,仿佛能看见那美丽的衣裳和歌舞的场景。他不忍心看到那些华美的服饰和优雅的舞蹈。
  • 赏析:这里的“春秋霜露”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歌舞衣裳”则是对当时盛世繁华的一种描绘。黄宗羲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1. 诗句只增生日感,劬劳啄啐两凄然
  • 注释:“生日感”指的是黄宗羲在听到这首诗时的心情感受,“劬劳啄啐”则是指他辛勤工作、呕心沥血的努力。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黄宗羲对自己学术研究的投入和坚持。他不仅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在听到这首诗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凄凉。

这首诗是黄宗羲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顾和反思,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诗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