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沟中瘠,忍死待公哺。
况非遇公贤,此邑今何如。
我欲留公像,英姿照里闾。
穹碑铭伟绩,螭首而龟趺。
所示只一乡,所传唯道途。
作诗颂公德,纪实辞不诬。
子孙又子孙,歌咏无时渝。
方伯及连帅,视公为规模。
【赏析】
《银峰述德诗》是南宋诗人王十朋所作,此诗作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当时,王十朋在福建任职,因直言进谏而遭谗言被免职,后又被起用为福州知州。此诗就是作者在任闽中提刑时写的。
首联“又如沟中瘠,忍死待公哺”,以比喻手法写百姓对官府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贪官污吏的强烈愤慨。
颔联“况非遇公贤,此邑今何如”,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腐败官僚的痛恨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愿望。
颈联“我欲留公像,英姿照里闾”,“穹碑铭伟绩,螭首而龟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尾联“所示只一乡,所传唯道途”一句,揭示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这样的贤臣能够成为后世楷模,让后人沿着这条道德之路不断前行。
【注释】
银峰:即浙江钱塘江上的雷峰塔,俗称白塔。
又:再次。
又如:好像。
沟:指山沟。
瘠:瘦弱;贫困。
忍死:忍受痛苦。
待:等待。
公:指贤明的长官或领导。
逢:遇到。
贤:贤能。
我欲:我要。
留公像:留下公像。
英姿:英俊的神态。
穹碑:高大的石碑。
铭:刻记。
螭首:龙形的头饰。
龟趺:龟形的底座。
示:给。
方伯:一方之长,地方官。
连帅:统领军队的将领。
规模:榜样,标准。
【译文】
就像山沟中的贫瘠之地一样,忍受着生活的艰辛,等待着贤明的长官给予帮助。
更何况不是遇到贤明的领导呢,这个县城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我要留下你的雕像,你的英俊形象照耀着家乡的每个角落。
高大的石碑上铭记着你的辉煌业绩,龙头雕刻的底座象征着你的地位。
留下的事迹只是一个地方,流传的故事却遍布整个国家。
写下这首诗是为了赞美你的功绩,真实的事情是不会歪曲的。
子孙们又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歌唱赞颂永远不会改变。
方伯以及连帅都将你作为榜样来看待,视你为治国平天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