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水落向高风,万壑千厓出梵宫。
翠幕遥看银榜合,金精虚逐火轮空。
构栏静立翛翛上,冠佩飞行荡荡中。
何日龙船移棹晓,露房云水四帘通。
【注释】 燕山:在今河北北京一带。万壑千崖:指山谷深幽。梵宫:佛寺的别称。金精:道教谓金属性之精华,即金星。银榜,佛寺中供奉佛像的牌位。龙船:古代传说中有龙形的船。棹:划桨。露房、云水、四帘:都是佛教用语,“露房”指佛堂;“云水”指佛经;“四帘”即四壁。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00)秋在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时所作。诗人登高望远,见西山水势浩大,山势峻峭,群山连绵,层林尽染。诗人用笔极尽描绘,生动地勾勒出秋天景色的壮美。
首联写景。诗人由山岭的险峻,联想到佛家讲的万壑千崖,都像佛家所说的梵宫一样,突出表现了山势的高大、深邃、峻峭。
颔联写佛寺。诗人站在山顶上俯视四周,只见远处的佛寺巍峨屹立,与天相接。金精,即金精道君,道教认为他是金星的精气化成的,住在西方昆仑山的最高处。《真诰》卷十《三天内解》说:“夫太一真人,乃太微垣主,其精为金精,主西方昆仑之颠。”这里用“虚逐火轮空”,形容佛寺的辉煌壮丽,好像太阳的运行一样。
颈联写佛寺中的僧人。僧人们静立在寺院里,显得悠闲自在。冠佩,这里指和尚的帽子和法衣。飞荡荡中,形容他们行动轻盈自如,飘然而行。
尾联写佛寺周围的景色。诗人遥望着佛寺的全貌,想象着它周围的景象。龙船,这里泛指舟船。棹晓,指拂晓时分乘船而来的情景。四帘通,指佛寺四周有四扇门相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也能乘坐龙船,从早晨开始游览佛寺周围的风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