籊竹裁竿拂帝青,山河影里夜亭亭。
坐乾草际沾衣露,掣得波间在罶星。
巨犗可应投贝阙,长丝便欲系天经。
清光照彻磻溪叟,方看霓裳舞广庭。

钓月

籊竹裁竿拂帝青,山河影里夜亭亭。

坐乾草际沾衣露,掣得波间在罶星。

巨犗可应投贝阙,长丝便欲系天经。

清光照彻磻溪叟,方看霓裳舞广庭。

注释:

籊(qí)竹:用竹子制成的细条。竿:钓鱼的鱼钩。拂:轻轻拂过。帝青:皇帝的青烟。

山河影里夜亭亭:指月亮倒映在山河之中,夜色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庄严。亭亭:形容身材修长。

坐乾草际沾衣露:坐在干燥的草上,衣服沾满了露水。乾草:干燥的草。

掣得波间在罶星:从波涛之间拉起一条鱼,像是在天上闪烁的星星一样。

巨犗(pú):巨大的渔船。可应:应该。投贝阙:向皇宫进献贡品。长丝:长长的渔线。便欲:想要。系天经:系着天上的银河。

清光照彻磻溪叟:清澈的月光照射到了磻溪的老叟身上。磻溪:地名,这里指代一个隐居的地方。

方看霓裳舞广庭:此时正在观看天空中绚丽的霓裳羽衣舞蹈。霓裳:指仙女的衣裳。广庭:广大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通过描写钓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钓鱼者在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以及月光下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古代帝王的生活细节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的深深留恋和怀念之情。

诗中的“籊竹裁竿拂帝青”,以籊竹为材料制成的鱼竿轻轻拂过皇帝的青烟,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帝王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龙的敬畏和尊崇之情。

“山河影里夜亭亭”描绘了月亮倒映在山河之中,夜色中显得格外高大而庄严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让人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坐乾草际沾衣露”和“掣得波间在罶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受和体验。坐乾草际沾衣露,意味着诗人坐在干草之上,身体被露水打湿,这既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掣得波间在罶星,则通过想象将钓到的鱼儿从波涛之中拉出,仿佛是在天上闪烁的星星一样,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钓鱼技巧的高超,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奇妙之处的惊叹和欣赏。

“巨犗可应投贝阙”和“长丝便欲系天经”两句则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古代帝王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巨犗可应投贝阙,意味着可以向皇宫进献贡品,这既是对诗人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龙的崇敬。长丝便欲系天经,则通过想象将长长的鱼线系在天上的银河之上,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奇妙之处的惊叹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美好生活、超越世俗束缚的愿望和憧憬。

“清光照彻磻溪叟”和“方看霓裳舞广庭”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磻溪是指一个隐士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而当诗人看到天空中绚丽的霓裳羽衣舞蹈时,不禁感叹于这种美轮美奂的景象,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以钓鱼为媒介,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帝王生活的密切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明和历史遗迹的深深留恋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