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政如黄叔度,不见令人鄙吝生。
谷底岁寒谁邀得?
白驹欹侧晚烟明。
此花政如黄叔度,不见令人鄙吝生。
谷底岁寒谁邀得?
白驹欹侧晚烟明。
注释:
这首诗的首句“此花政如黄叔度”,用比喻的手法,将梅花比作贤人黄叔度,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赏。
“不见令人鄙吝生”表明如果人们不能见到梅花(贤人),就会生出鄙陋之心。
“谷底岁寒谁邀得?”询问在严寒的山谷中,谁会邀请梅花来共度寒冷的时光,反映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和期待。
“白驹欹侧晚烟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夕阳下的白驹影子斜倚在微明的烟雾中,展现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题梅花卷
黄叔度,名宪,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人。东汉时期,出身贫贱的他勤勉好学,淡泊名利,受到荀淑、戴良、陈蕃等人的推崇。他的品德和学问深受当时人敬仰,成为后世楷模。以下是对该诗的赏析:诗歌原文:
谷底岁寒无与归,白驹欹侧晚烟稀。
谁怜岁晚孤高士,时月不见鄙吝生。
[^1]词语解析:
- 谷底岁寒:指在寒冷的谷底中度过岁末,形容处境艰难,但依然坚持不渝。
- 无与归:意指没有地方可以归去,形容孤独无助的状态。
- 白驹:比喻时间飞逝,如同白驹过隙一般。
- 欹侧:倾斜不正,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内心波动。
- 晚烟稀:形容暮色苍茫,景物朦胧,增添了一丝萧瑟之感。
- 孤高士:形容一个人志向高远,与众不同。
- 时月不见:指时常怀念某人,不见其影,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 鄙吝生:意指由于长时间见不到某人而产生的自卑感或惭愧心理。
- 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道德准则的高士黄叔度的心境。诗中的“谷底岁寒无与归”反映了他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和不易;而“白驹欹侧晚烟稀”则生动地刻画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黄叔度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友情使得他的每一次缺席都显得格外遗憾和迫切,这种情感在他内心的积累下,最终化为一种深刻的自责和反思。
《题梅花卷》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传达出友谊的珍贵和个人成长的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黄叔度个性的赞美,也是对友情和人性深度探索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