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天星高,皓皓云月光。
候雁过楚泽,蟋蟀鸣中堂。
天时谅难测,徒然多感伤。
念子去意远,沈忧结衷肠。
忆昔初奉欢,露白春兰芳。
清尊罢新制,妙趣深濠梁。
飞景急西匿,川流浩汤汤。
玄发凄岁晚,木脱天雨霜。
蔓草岂容惜,松柏在高冈。

【注释】

离离:明亮。

皓皓:清亮洁白。

候:候鸟,即雁。

蟋蟀:蟋蟀的叫声。

凉意;秋天的寒意。

初奉欢:初逢喜庆之事。

露白春兰芳:指春天兰花开花时,花瓣上的露水晶莹如玉。

濠梁:水名,在今安徽寿县南。

飞景急西匿:夕阳落得很快,被云朵遮住了。

川流浩汤汤:大江水滔滔不绝。

玄发凄岁晚:头发已变白,岁月已渐远。

木脱天雨霜:树木因霜雪而凋落。

蔓草岂容惜:野草怎么能珍惜?

松柏在高冈:松树和柏树依然挺立在高高的山岗上。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侍讲学士时,辞官归钱塘时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侍讲的留恋之情,对仕途的感慨和无奈。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一句是全诗的总起句,点出了题目。侍讲学士是指皇帝身边的顾问、教育官员,负责教授太子或大臣子弟读书。邓善之作为这样的官员,自然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他辞官回乡的举动必然引起作者的深思,因此诗人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第二句“离离天星高”,形容天空中的星星闪烁,形象地描绘出夜空的辽阔和明亮。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季晚上,又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离开朝廷、回归故土的祝愿和不舍。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候雁过楚泽,暗示着朋友即将离开京城;蟋蟀鸣中堂,则表明秋天已经来临。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述,巧妙地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叹。

第三联“天时谅难测,徒然多感伤”,诗人感叹时光不可捉摸,人事变迁无常,这种感慨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人生的悲凉。这里的“谅”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无法预知的无奈心情。

第四联“念子去意远,沈忧结衷肠”,诗人深情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沈忧”二字,既指内心的忧愁,也暗示了这种忧愁难以排解,令人感到沉重。

第五联“忆昔初奉欢,露白春兰芳”,诗人回忆起当年在宫中与皇上共度欢乐时光的情景,那时宫廷中的兰花盛开,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这里,“露白”一词不仅描述了春日清晨的美景,也象征着友情的纯洁和珍贵。

第六联“清尊罢新制,妙趣深濠梁”,诗人回忆自己曾经参与宫廷宴乐时的欢乐场景,那时的音乐和舞蹈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趣味。这里的“濠梁”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象征着高雅的环境和氛围。

第七联“飞景急西匿,川流浩汤汤”,诗人用飞景急西匿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川流浩汤汤则形象地描绘出长江水流汹涌澎湃的壮美景色。这两个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和寂寞。

第八联“玄发凄岁晚,木脱天雨霜”,诗人用玄发凄岁晚来形容自己年纪渐长、发色变白的状态,暗示着岁月无情;而木脱天雨霜则比喻着树叶因霜雪而凋落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蔓草岂容惜,松柏在高冈”,诗人引用了古人的话,表达出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这里的“蔓草”指的是那些容易生长却不值得珍惜的野草,而“松柏”则代表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通过对比野草和松柏的不同特点,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