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
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
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
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
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
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
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

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

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

下视群儿愚,争端王正月。

朅来奋直笔,浩然心思竭。

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

胡为厌词林,南欲观溟渤。

荣华若浮烟,汗简青不灭。

注释:

  • 春秋:这里指孔子的《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
  • 严(yán):严格、严厉之意。
  • 持(chí)玄(hūn):握着用黑漆涂饰的玉斧。玄,黑色;钺,古代的一种兵器。
  • 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jié jué):你独自怀抱着遗留下来的经书,结发(束发)之时就已经饱读经书。
  • 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明确分辨是非之心,探究义理的深奥之处。
  • 王正月:指周朝的历法中的干支纪年,也比喻天子的统治。
  • 朅(jué)来:归来的意思。
  • 直笔:正直的文字。
  • 浩然:形容气魄宏大的样子。
  • 思竭(xiè):思考到了尽头。
  • 王功:指帝王的功绩。
  • 帝德:指帝王的道德。
  • 昭昭:明显的样子。日月:太阳和月亮,常用来比喻光明。
  • 厌(yàn):厌倦、厌烦之意。
  • 词林:文学创作的场所,泛指文艺创作领域。
  • 溟渤(míng bó):大海或大湖。
  • 荣华:指荣耀与财富。
  • 汗简:用竹简书写的史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邓善之辞官还乡的祝福和期望。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首联“春秋严笔削,凛若执玄钺”描绘了春秋时节的严峻气氛和持玄钺者的形象。这里的“严笔削”象征着对历史的严谨态度和对道德的坚守。
    颔联“君独抱遗经,结发饱剞劂”则赞颂了朋友对知识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结发是指男子二十岁时束发成髻,而“饱剞劂”则表明他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颈联“明剖是非心,微探义理窟”进一步赞美了朋友的正义感和对真理的追求。他能够明辨是非,探寻深奥的道理。
    尾联“王功与帝德,昭昭日月揭”则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功德的敬仰之情,同时也祝愿友人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