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日纷纭,人人自忧切。
路逢村老谈,吞声重悲噎。
我里百馀家,家家尽磨灭。
休论富与贫,官事何由彻。
县帖昨夜下,羁縻成行列。
邻里争遁逃,妻儿各分别。
莫遣一遭逢,皮骨俱碎折。
朝对狐狸啼,暮为豺虎啮。
到官纵得归,囊底分文竭。
仰视天宇高,纲维孰提挈。
但恨身不死,抑郁肠中热。
南州无杜鹃,诉下空啼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村居苦寒》。

首句“世道日纷纭,人人自忧切”描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内心的忧虑。
第二句“路逢村老谈,吞声重悲噎”,通过描述与老人对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第三句“我里百馀家,家家尽磨灭”,反映了村庄被破坏的程度,也体现了人民的无奈。
第四句“休论富与贫,官事何由彻”,强调了无论个人富贵与否,都难以逃避官府的压迫。
第五句“县帖昨夜下,羁縻成行列”,描绘了官府发布的告示及其带来的影响。
第六句“邻里争遁逃,妻儿各分别”,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恐惧。
第七句“莫遣一遭逢,皮骨俱碎折”,表达了对生命安全的担忧。
第八句“朝对狐狸啼,暮为豺虎啮”,以自然界中的动物来比喻当时的混乱局面。
第九句“到官纵得归,囊底分文竭”,反映了人们即使回到家乡,也可能一无所有。
第十句“仰视天宇高,纲维孰提挈”,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无助感。
第十一句“但恨身不死,抑郁肠中热”,表达了对自己未能改变现状的遗憾和内心的痛苦。
第十二句“南州无杜鹃,诉下空啼血”,以杜鹃鸟的啼叫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现实的无奈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语言简练而有力,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