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落堕梧桐叶,散下银床飞猎猎。
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秋月。
月高当午梧阴直,凉气沾衣露花湿。
此夜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秋笛。

【注释】

凉风:凉爽的风。落堕:落下,坠落。银床:月光洒下如银的光斑。猎猎:风吹树叶的声音。乐陵台:在今山东济南一带,为汉代梁孝王所建。杜甫诗中多次提到“乐陵”。悄:寂静无声。梧桐:落叶乔木。秋月:秋季的月亮。金陵:今南京。江楼:即江边高楼,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赏析】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转写自己怀古思乡之情;末联写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整首诗情真意切,意境高远。

首联写景,点出时间是七夕之后,地点是乐陵台上,动作是倚梧望月。这一句交代了自己的位置和活动,也渲染了气氛。“凉风落堕梧桐叶”,秋风劲刮,把梧桐树上的叶子吹落了一片又一片。这一句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下文写景作引子。

颔联写人。“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秋月。”这句的意思是说李御史公袭已经走了,乐陵台上空荡荡的没有人,我只好一个人倚着梧桐树看秋月了。

颈联转写自己怀古思乡之情。“月高当午梧阴直,凉气沾衣露花湿。”这句意思是说:中秋时节的月亮高挂在正午的天空,梧桐树下阴凉,我被冷风吹得打颤。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也为后文写自己对往事的回忆作了铺垫。

末联写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此夜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秋笛。”这句的意思是说:今晚却想起了当年在金陵时听到的秋笛之声。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它既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环境,也为全诗增添了一笔感情色彩。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天宝三年(744)八月五日,当时杜甫正在洛阳。他在这一天写下了《乐游园寄裴二拾遗》一诗,其中就有“忆昔初逢洛浦客”的句子。后来他写了这首《乐游园望月》,怀念的是当年与裴二一起在洛阳乐游园赏月的情景。

从全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洛阳乐游园赏月时的所见所感,回忆起当年与裴二在一起赏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裴二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