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霹雳斤斧馀,天风万仞吹不枯。
白云石面化青雨,红日海眼翻赤乌。
银河灵鹊夜渡影,月窟老兔时濡须。
太平海上锦袍客,跨鹤来看浴凤雏。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的诗人张养浩,他生活在元朝时期。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富有哲理,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天地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诗的第一句“天地霹雳斤斧馀”描绘了一幅天地间雷霆万钧的景象。这里的“霹雳”和“斤斧”都象征着巨大的力量和猛烈的冲击。这一句通过描绘天地间的力量,为接下来的诗句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天风万仞吹不枯”进一步描绘了天地间的自然力量。这里的“天风”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而“吹不枯”则表达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和持久。这句诗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坚韧和执着的赞美。
第三句“白云石面化青雨”则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和雨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的“白云”和“石面”都象征着自然的元素,而“化青雨”则表达了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这句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第四句“红日海眼翻赤乌”则描绘了大海和太阳的关系。这里的“红日”象征着光明和温暖,而“海眼”则象征着海洋的深处。通过描绘太阳和海洋的关系,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五句“银河灵鹊夜渡影”则描绘了银河和飞鹊的关系。这里的“银河”象征着浩瀚的宇宙,而“灵鹊”则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这句诗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月窟老兔时濡须”则描绘了月亮和兔子的关系。这里的“月窟”象征了月亮的高远和神秘,而“老兔”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通过描绘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慨与思考。
最后一句“太平海上锦袍客,跨鹤来看浴凤雏”则描绘了一位身穿锦袍的游客骑着鹤来观看浴凤的场景。这里的“太平海上”象征着和平与繁荣,而“锦袍客”则代表了富贵和地位。通过描绘这位游客的到来和他所看到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期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地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与繁荣的追求和期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这首诗成为了元代诗歌的杰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