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天香出内宫,孝思与世总无穷。
百年礼乐行三献,一派箫韶起半空。
使者领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
小臣监礼陪清列,两袖葵花映烛红。

注释

  • 元统乙亥岁:指公元1345年,乙亥为地支之一,此处可能是指某一具体年份。
  • 集贤学士:官名,管理国家典籍和学术事务。
  • 济尔噶台奉旨代祀:济尔噶台,可能是某位特定的人,“奉命”表示皇帝的命令。
  • 真定路玉华宫睿宗仁圣景襄皇帝影堂:指的是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皇家建筑遗址。
  • 大帝天香:形容帝王的香气,通常用于形容高贵与尊严。
  • 孝思与世总无穷:表达了对逝去君主无尽的敬仰和思念。
  • 百年礼乐行三献:描述在君主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每项活动持续百年。
  • 一派箫韶起半空:“箫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
  • 使者领班云气里:使者,即代表皇帝来主持仪式的人。云气里可能是指天空中云雾缭绕的地方。
  • 女仙摇佩月明中:描述一位女性神仙手持玉佩,在月光下飘动的景象。
  • 小臣监礼陪清列:小臣,地位较低的官员,这里指诗人。监礼,监督礼仪的活动。陪清列,陪侍于朝廷前列的位置。
  • 两袖葵花映烛红:以两袖之微薄之物,象征清廉之志。

译文

在这元统乙亥年,集贤学士济尔噶台受皇上之命代祭真定路的玉华宫,缅怀睿宗仁圣景襄皇帝的身影。大帝天香从内宫散发出来,孝思之情永无止境。百年间举行的礼乐祭祀活动,每项都如同天上的乐曲一般美妙;那箫韶之声在空中回荡。使者们身着礼服,在云雾缭绕中引领着仪式,仙女手持玉佩,在明亮的月光中舞动。诗人小臣在一旁监督礼仪,陪侍于朝廷前列,他的两袖仿佛挂着葵花,映红了烛光。

赏析

此诗是一组描写皇家祭祀活动的诗歌。通过对帝后形象、礼乐仪式、神仙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同时也流露出对亡国的哀悼之情。诗中的关键词“帝”、“天香”、“孝思”、“一百年”、“箫韶”、“使者”、“女仙”、“小臣”等,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