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霜台好使君,碧罗衫色透春云。
帘垂绶带虾须细,烛剪金钗燕尾分。
四海名高瞻北斗,五弦调古和《南薰》。
姑苏台下人无数,争看门生拜主文。

这是一首描绘姑苏台美景的诗歌。姑苏台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文人墨客游赏的胜地。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姑苏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王继学侍御的敬仰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第一句:“骢马霜台好使君”,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匹健壮的白马,在霜白的台前显得格外威武。“骢马”指的是骏马,“霜台”则是指高耸入云的台阁,这里代指姑苏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王继学侍御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这匹白马一样,在姑苏台上威武雄壮,为国家做出贡献。

  2. 第二句:“碧罗衫色透春云”,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装束。这里的“碧罗衫”是一种绿色的丝绸衣料,“透春云”则形容其色彩鲜艳,仿佛春天的云彩一般。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姑苏台周围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王继学侍御的尊敬之情。他希望王继学侍御能够穿得漂亮,以更好地展示他的才华。

  3. 第三、四句:“帘垂绶带虾须细,烛剪金钗燕尾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姑苏台的美丽景色。“帘垂绶带”指的是窗帘垂挂,上面绣有丝带,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虾须细”则形容丝带如同虾须一般纤细,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而“烛剪金钗燕尾分”则描绘了烛台的形状和装饰,以及烛光在烛台上反射出的光影,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细节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王继学侍御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姑苏台的富丽堂皇。

  4. 第五、六句:“四海名高瞻北斗,五弦调古和《南薰》。”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继学侍御在天下的影响力。“四海名高”意味着他在各地都有很高的声望,“瞻北斗”则表示他的地位崇高,如同北斗星一般闪耀。而“五弦调古”则暗示着王继学侍御的音乐才华出众,他的演奏技巧高超,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代音乐的魅力。最后一句“和《南薰》”则表明他能够调和各种事物,使得它们和谐相处。

  5. 第七、八句:“姑苏台下人无数,争看门生拜主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王继学侍御之间的亲密关系。“姑苏台下人无数”指的是姑苏台下有很多人,他们都在欣赏着王继学侍御的风采。“争看门生拜主文”则表示这些观众都期待着王继学侍御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或政治家。这里不仅展现了王继学侍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位门生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对姑苏台美景的描绘和王继学侍御的形象塑造,传达了诗人对王继学侍御的敬仰之情和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创造和形象的描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