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呶呶吠碧萝。
大庾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
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
几度裁诗寄相忆,江南如此奈愁何。
【注释】
奉次:跟随;参政:宰相;继学:继承学问;王先生:即王正功,字继道,福建福清人,曾任桂州知府。海南:指海南岛。还桂林:回到桂林。道中韵:旅途中所作之歌。
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吠碧萝。大庾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几度裁诗寄相忆,江南如此奈愁何!空山:空空的山谷。幽响:空谷里传来的回声。落林柯:落叶在树枝上飘荡。蛮犬:南方少数民族的狗。吠碧萝:狗在碧绿的藤萝间叫唤。大庾岭:广东南雄县境内的一座山峰,是入湘必经之地。三月尽:农历三月结束。郁孤台:广西贺州的一座山名,山上有座庙叫郁孤庙,为古南岭名胜。几人过:有几个人来经过这里。槟榔:一种热带水果。雨过:雨后。鸠鸣急:黄莺叫声急促。薛荔云深、猿啸多:指茂密的树木和山峦之间常有猴子啼叫。几度裁诗:我多次作诗。寄相忆:寄给你(诗人)以表达思念之情。江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奈:奈何,怎么。愁何:忧愁啊!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到广东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兼管潮、循州事时所作的《广东道中》组诗之一。全诗共四首,本篇是其中之一。此诗写诗人行经大庾岭时触景生情,抒发了羁旅行役中的思乡之苦。
首联“空山幽响落林柯,蛮犬吠碧萝。”两句写诗人行经大庾岭时,听到空山幽静处传来的回响,看到绿树丛中,一只野狗在吠叫。“空山”指高大险峻、人迹罕至之处,也指空旷寂静的山林。“幽响”指山间传来的回声。“落林柯”指树叶落在林中发出的声音。这两句既点明了诗人所经之地,又写出了这一带的自然景色。“蛮犬”指南方少数民族的狗。“吠碧萝”,指狗在碧绿的树上吠叫,形象地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碧萝”,指翠绿的藤萝。“吠”是狗叫声,“碧萝”是树木,所以“吠”是狗吠树,“碧萝”是树碧,一语双关,生动贴切。
颔联“大庚岭头三月尽,郁孤台下几人过。”“大庾岭”,位于广东省大余县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处。因山上有大庾寺而得名。“三月尽”指农历三月结束。农历三月,正是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而此时正是诗人行经大庚岭之时。“郁孤台下”,指广西贺州境内的郁孤山山腰上的郁孤台。“几人过”,指几个人来经过这里。这两句意思是说,农历三月末,诗人来到了大庾岭脚下,登上大庚岭时,已是三月将尽的时候了。而在这山顶上,只见几个游客匆匆走过,没有停留的意思。“三月尽”“几人过”这两个词,把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突出了诗人行程之长、旅途之远。
颈联“槟榔雨过鸠鸣急,薜荔云深猿啸多。”“槟榔”,指槟榔树,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雨过”,指雨水过后。“鸠鸣急”,指黄鹂在雨后急切地叫着。“薜荔”,是一种植物名。“云深”,指云雾缭绕。“猿啸多”,指群山之中猿猴发出的叫声很多。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雨水过后,槟榔树上的黄鹂在急切地叫着,薜荔树丛里的云雾浓重,山间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这一句描写出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岭南风光的喜爱。
尾联“几度裁诗寄相忆,江南如此奈愁何。”“几度”,多次;“裁诗”,指创作诗歌;“相忆”,指思念亲人或朋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多次作诗来思念你(亲人或朋友),可现在江南这样的地方让我感到如此忧愁难耐!“奈”,意为无可奈何、无计可施,表示无奈之意。这一句意思是说,我现在无法排遣自己的愁绪,只能寄希望于你的思念来缓解我的愁闷。“江南”,泛指南方地区,特指南宋都城临安。这一句意思是说,我无法排遣自己心头的忧愁,只好寄希望于你对我的思念来排遣我心头的忧愁了。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关心国家命运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