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明月落船傍,万里孤城望帝乡。
客里已无金马诏,箧中犹有赐衣香。
岭南地湿家山暮,天上风微殿阁凉。
忆得当年曾夜直,玉龙银箭漏声长。

【注释】

章贡:唐州名,在今江西南丰县。章贡道:即由江西至广州的陆路官道。

多情明月落船傍:月亮倒映在船上。

万里孤城望帝乡:形容身在他乡的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客里已无金马诏:指诗人已不在长安了。

箧(qiè)中犹有赐衣香:《汉书》记载,成帝时,赵飞燕得幸于成帝,她的弟弟赵明为成帝驾车,因避车驾,把衣袖挂在车上,被成帝发现,于是赐以黄金十斤,并封他为阳武侯。后来,赵明又得到皇帝的召见,赐与锦绣、金钱、衣裳等物。“箧”是装衣服的箱子;“赐衣香”,指皇帝赏赐给赵明的衣服和衣物上散发的香气。

岭南地湿家山暮:岭南,指南方地区。“家山”,作者的家乡。“岭南地湿”,气候潮湿,草木繁茂,风景秀丽。

天上风微殿阁凉:意谓宫中凉爽宜人。“天上”,喻指朝廷或皇宫。

玉龙银箭漏声长: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盛水,壶中的水流完,就表示一时辰过去了。玉龙银箭漏声长,形容时间过得很慢,漏壶里的水慢慢滴着,发出长长的声音。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当时诗人正羁留于岭南。这首诗是诗人羁旅岭南之作。全诗写景状物,抒情达意,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首联“多情明月落船傍,万里孤城望帝乡。”起笔写景,点出“望帝乡”。望帝是蜀王杜宇。相传杜宇称帝之后禅位于其相鳖灵,但鳖灵却把他杀了,杜宇死后,魂魄化作杜鹃鸟,每到春天,便啼声不断,悲凄哀婉,人们称之为“子规”“杜宇”。这里用“多情”二字写出了月色的柔美,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诗人此时身在异乡,远离故土,心中不免生出思乡之情,所以抬头望着月亮,不由得想起了远在故乡的亲人朋友。“多情”一词也写出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颔联“客里已无金马诏,箧中犹有赐衣香。”“客里”是指远离家乡,寄居异地。“金马诏”指皇帝赐予大臣的一种诏书,以示宠遇。这里说诗人已经不在长安居住了。“箧中犹有赐衣香”一句的意思是说,即便身处异乡,诗人仍怀念着京城中的旧友,他们曾一起享受过皇帝的恩惠。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颈联“岭南地湿家山暮,天上风微殿阁凉。”“岭南”是指南方地区。“家山”是指诗人的故乡。这句意思是说,由于岭南天气潮湿,使得家乡的山色更显幽深,同时也让诗人感到更加寂寞。“天上风微殿阁凉”这句则是说,在皇宫中,风轻轻地吹拂着宫殿,让人感到清凉舒适。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宫廷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忆得当年曾夜直,玉龙银箭漏声长。”这里的“夜直”指的是夜晚值班的工作。诗人回忆起当年曾经在皇宫内当值的日子,那时的时间过得很慢,漏壶中的水滴声悠扬而持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那些日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之情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回忆往昔的经历,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过往岁月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