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西府曹学士,饮酒吟诗亦快哉。
闲醉时游虎丘寺,浩歌独上姑苏台。
一生好客黄金去,百岁催人白发来。
藉藉声名满天下,朝廷今日肯遗才。

【注释】

中曹学士:唐朝时,翰林学士为“内相”,称学士,中曹则是指中书省。此处借指学士。

浙江财赋总管:浙江的赋税收入是朝廷的重要财源之一,故称财赋总管。

姑苏:苏州的别称,位于长江三角洲南部,今属江苏省。

虎丘寺:在苏州城西北虎邱山上,相传春秋吴王夫差葬于此山而得名,又名海涌山、海涌峰。

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郊,因周代越国大夫伍子胥筑此台而得名。

藉藉(jiè)声名:名声大噪的意思。

朝廷今日肯遗才:朝廷今天还肯留用有才能的人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官场上的一些经历以及内心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仕途的看法。

首联:“钱塘西府曹学士,饮酒吟诗亦快哉。”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钱塘西府担任翰林学士时的惬意生活。钱塘西府指的是杭州,而杭州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诗人工作的场所。在这样繁忙而充满压力的环境中,诗人能够找到自己的放松方式,那就是饮酒和吟诗。饮酒可以让人暂时忘记烦恼,而吟诗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两者都是诗人在忙碌之余寻求的心灵慰藉。

颔联:“闲醉时游虎丘寺,浩歌独上姑苏台。

一生好客黄金去,百岁催人白发来。”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官场的态度。诗人认为,人生应该过得轻松愉快,而不是被繁琐的事务所束缚。因此,他选择了在闲暇之余去游览虎丘寺和姑苏台,以此来放松心情。同时,他也明白人生的无常,就像黄金一样易失易得,而白发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颈联:“藉藉声名满天下,朝廷今日肯遗才。”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自己的名声已经传遍天下,但同时也明白朝廷已经不再需要他的才华。这是一句充满感慨的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寄中曹学士除浙江财赋总管闻至姑苏”

这一句是全诗的结尾,诗人在这里向中曹学士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他认为中曹学士是一位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值得尊敬和学习。而他自己则希望能够有机会为朝廷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诗人自己在官场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喝酒、游览、白发等生活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