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阳山人春拥门,玉堂学士墨翻盆。
屋前屋后雪千树,枝北枝南月半痕。
寒夜老龙摇玉骨,霜天瘦鹤吊冰魂。
未经调鼎休惆怅,会见留酸到子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时,先要理解诗意、把握思想内容,然后分析精彩句段和艺术手法,最后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
“番阳山人春拥门”,首句即点明自己的身份,是“番阳山人”。“番阳”是古州名,今属江西,诗人自称“番阳山人”,足见他的自负。“春拥门”指春天来了,诗人也到了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他怀着欣喜之情来到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满怀希望地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玉堂学士墨翻盆”,第二句写“三学士”在玉堂中作画的情景:学士们正在为皇帝作画,墨汁溅得满地都是。“墨翻盆”形容墨汁泼洒得很多,形象生动。
“屋前屋后雪千树,枝北枝南月半痕”,第三四句写雪落满屋,树上、树下都积了厚厚的雪,月光映照下树枝上、枝叶间都有月亮的倒影。“雪千树”、“月半痕”描绘出一幅洁白素净的雪景图。
“寒夜老龙摇玉骨,霜天瘦鹤吊冰魂”,第五六句写夜晚,老龙在寒冷的夜里摇动着身躯,一只体态轻盈的白鹤在寒空中飞翔,好像在吊着冰魂似的。诗人运用比喻,把老龙比作“老龙”,把白鹤比作“瘦鹤”,生动地表现出了它们的神韵。“龙”“鹤”“冰魂”等意象,富有象征意蕴。
“未经调鼎休惆怅,会见留酸到子孙”,尾联抒发感慨,诗人自问自答:不用忧愁,等到子孙辈会继承这美好的事业,就不会惆怅了。
【答案】
①诗的首句交代了身份,“番阳山人春拥门”中的“番阳”指的是今江西省,而诗人自称“番阳山人”。②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学士们正为皇上作画的场景,他们正在“墨翻盆”,写出了翰林学士们才华横溢,为皇上献艺的场景。③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来到这个地方,看到雪景之美,用“雪千树”、“月半痕”来描写雪的美。④诗的前四句写夜幕降临,老龙在寒冷的夜里摇动身体,一只体态轻盈的白鹤在寒空中飞翔,好像在吊着冰魂似。⑤诗的前四句写夜晚,老龙在寒冷的夜里摇动着身躯,一只体态轻盈的白鹤在寒空中飞翔,好像在吊着冰魂似的。⑥诗的前四句写夜晚,老龙在寒冷的夜里摇动着身躯,一只体态轻盈的白鹤在寒空中飞翔,好像在吊着冰魂似的。⑦诗的最后一句写诗人自问自答:不用忧愁,等到子孙辈能继承这美好的事业,就不会惆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