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笔题诗逸兴舒,翠帘寒重卷虾须。
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
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闭门岁晚仍多事,归梦无端绕故庐。
呵笔题诗逸兴舒,翠帘寒重卷虾须。
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
译文:挥毫泼墨书写诗歌心情舒畅,翠绿的帘幕被寒风吹得轻轻卷起。在春分时节采摘了采石的仙人酒,夜晚在茅山阅读道家的经书。
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在寒夜中挥洒笔墨,写下了心中所想,展现了他的逸兴和豪情。同时,他也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他看到了翠绿的窗帘被寒风吹动的情景,听到了箭刻未移寒漏的声音,感受到了江声渐少夜潮枯的感觉。这一系列的细节描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意境。
- 第二句“春分采石仙人酒”中的“春分”,指的是春季的中间时期。古人认为春分是一个特殊的时节,此时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进行各种活动。这里的“采石仙人酒”可能是一种具有特定风味或传说的酒,据说与仙人有关。这里的“夜读茅山道士书”可能是指夜晚在茅山读书的场景。茅山是中国古代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这里的人可能会进行各种修炼和学习活动。
- “箭刻未移寒漏浅”中的“箭刻”,可以理解为计时工具或者刻有箭形图案的工具。“未移”表示没有移动过,说明这个工具一直保持固定的状态。这里的“寒漏”是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通过滴水的方式来计算时间。“浅”则表示水流量较小,可能是因为温度较低或水量较少。这里的“江声渐少夜潮枯”描述了夜晚江水的流动情况,随着时间的流逝,江边的潮汐逐渐减少,水面变得平静。
4.“闭门岁晚仍多事,归梦无端绕故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之情。尽管他闭门不出,但家中仍然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想起自己的家和故乡,那些美好的回忆总是让他陷入沉思之中。这种思乡之情,使得他的归梦无端地萦绕在他身边,仿佛随时都会出现在眼前。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