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
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
【解析】
本诗是一首纪行小令,写的是夜过白马湖的所见所闻。首句写春水满湖,芦苇青青;接着写鲤鱼吹浪,水风腥;然后写舟行未到天明,渔灯先到;最后写一弯新月在远汀上初升。全篇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清新优美。
“夜过白马湖”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情。“夜过”,是说作者夜晚过湖。“白马湖”,即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的马山湖,为太湖支流之一。
“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两句,写景。这两句中,有四个动词:“过”,“满”,“吹”,”见”。这四个字连用,生动地描绘了白马湖水波荡漾,苇叶翠绿,水气蒸腾的景象。“吹浪”,就是“波浪翻滚”,形容水面上水波起伏,浪花四溅。“腥”,指水中含盐分多的水,泛咸味,这里指水的味道。“鲤鱼”,是鱼的通称。“鲤鱼吹浪水风腥”一句,既写出了湖面水大浪高,又写出了湖里水味咸的特点。
“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两句,记事。“初更”,是十二时辰制中子时,大约晚上11点到1点。这句中,“不见”与“初更”相呼应,“渔灯”与“初更月”相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渐深。“一点渔灯落远汀”,点出地点是“远汀”。“汀”,是水中沙洲的意思。
【答案】
夜过白马湖
春水满湖芦苇青,鲤鱼吹浪水风腥。
舟行未见初更月,一点渔灯落远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夜过白马湖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前两句中,有三个动词:“过”,“满”,“吹”,“见”。“过”字不仅写出了诗人过湖的动作,还写出了湖里水涨浪高的情形;“满”字写出了湖面水大的特点;“吹”字既写出了湖里水的咸味,也写出了湖面水浪翻滚的景象;“见”字写出了天色已经不早了,而湖里的渔火还未熄灭,可见天色之晚。后两句中,有两个动词:“见”,“下”。这两句话写到了时间和地点。“不见”与“初更”相呼应,表明夜色已深;“渔灯”与“初更月”相对照,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色的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