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夜静天如水,渡口潮平月在江。
灯影摇波风不定,老龙吹浪湿篷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情感。本题的答题步骤是:明确要求,分析内容,概括情感。“船头夜静天如水,渡口潮平月在江”写夜发龙潭的自然环境和诗人的感受;“灯影摇波风不定,老龙吹浪湿篷窗”写舟中的景物及感受。

【答案】

(1)船头夜静,天如水一般平静;渡口,江水涨平,月光映在水中。

译文:船头夜深,天幕像水一样宁静;渡口,江水上涨,月光倒映在江中。

注释:夜发龙潭:夜晚乘船出发到龙潭,泛指夜行。龙潭:即瞿塘峡口之滟滪堆,瞿塘山与巫山夹江对峙,两山之间有江水流经,因山石形似大龙,故称瞿塘峡。

赏析:

诗一开篇就描绘出一幅夜泊瞿塘峡口的图景,宁静、幽雅而略带凄清。首句写夜泊龙潭时所见景色,次句写渡口所见景色,两幅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首句以“船头”二字起笔,点明所泊之地为龙潭,“夜”字则暗示了时值深夜。次句“江”字表明诗人是在江边渡口停泊,两句连起来就是“船头夜深天如水,渡口潮平月在江”。这一句描写的是三峡夜景,江面宽阔,水面平静,月光洒在江面上,显得十分明亮,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诗二句写舟中景物。“灯影摇波风不定,老龙吹浪湿篷窗”,意思是:船上灯火摇曳着波浪,船儿随波逐流,不时地受到老龙吹来的浪涛冲击,使船篷受潮而湿润。“灯影”照应“船头”,“摇波”照应“江”,表现了船行的动态;“不定”照应“风”,表现了江水的湍急;“湿篷窗”照应“浪”,表现了船篷受潮的程度。

此诗通过写三峡夜景及舟行江上的动静结合,写出了长江三峡夜行时的美景以及作者在夜泊龙潭时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