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头春水动,三茅洞里碧桃开。
道人不问天南北,夜半月明骑鹤来。
【注释】:
谢舜咨,字元凯,南陵(今属安徽省)人,唐末道士,有道术。羽士,指修道者。三茅山,在安徽宣城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三茅山的秀丽景色以及道士们的生活情态。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三茅山的秀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赞美之情。
扬子江头春水动,三茅洞里碧桃开。
扬子江头,指的是长江入海口处,这里指三茅山所在的地域。春天来临,江边的水波荡漾,桃花盛开,景色优美动人。
道人不问天南北,夜半月明骑鹤来。
道人,指的是修道的人或道士。这里的“不问天南北”可以理解为道人们不关心天地的运行规律,他们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夜半时分,月光明亮,道士骑着仙鹤来到了这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三茅山之巅,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和道士们的修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