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林老子久不见,应是山门长绿苔。
几日城南风雨过,村村无处不黄梅。
【注释】
即休翁:作者的号。
鹤林老子:指作者自己,因为鹤林寺是作者的住所。
应:应该,应当。
山门:佛教寺庙的门。
长:一直,永远。
几日:几天。
城南:城南边。
黄梅:黄色的梅树花,这里指梅雨季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久不见即休翁,估计他门前的山门已经长满了绿苔,后两句写几日前城南边已经过了梅雨季节,到处都长满了黄色的梅子。全诗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鹤林老子久不见,应是山门长绿苔。
几日城南风雨过,村村无处不黄梅。
【注释】
即休翁:作者的号。
鹤林老子:指作者自己,因为鹤林寺是作者的住所。
应:应该,应当。
山门:佛教寺庙的门。
长:一直,永远。
几日:几天。
城南:城南边。
黄梅:黄色的梅树花,这里指梅雨季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久不见即休翁,估计他门前的山门已经长满了绿苔,后两句写几日前城南边已经过了梅雨季节,到处都长满了黄色的梅子。全诗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鼎湖哀 —— “鼎湖”指的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这里代指帝王。“哀”表示哀悼之意。 荆门一日雷电飞,平地竖起天王旗。 —— 荆门一日,意味着事情发生得突然而迅速。雷电飞,形容雷声隆隆,电闪不断,天气异常。平地竖起天王旗,指的是叛军在一天之内就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如同天兵天将一般不可一世。 翠华摇摇照江汉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寒梅零落春雪洒 注释:寒梅(即早梅,耐寒的梅花)凋谢,春天的雪花飘洒而下。 赏析:此句描绘了冬末春初,寒梅已经凋零,而春雪却纷纷扬扬地落下,形成了一幅寒冷却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第2句:萧娘腰瘦无一把 注释:萧娘(指美女),形容她的身材纤细,如同一把未张开的扇子。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一个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女子形象,让人感受到她的优雅和美丽。
《杨妃病齿图》这首诗由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所作,描绘了唐代杨贵妃的病态之美及其背后蕴含的深沉哀愁。诗中不仅展现了杨贵妃的美貌与病态,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无常人生的哀叹。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沉香亭北春昼长,海棠睡起扶残妆 在沉香亭的北面,春天的午后格外漫长,当海棠花睡醒后,她缓缓地整理着自己的妆容。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日场景
【注释】 过鲁港驿和贯酸斋题壁:在鲁港驿题壁作诗,赠给贯酸斋。 吴姬:指女子。水调新腔:即“水调歌”,是一种古代音乐。 马上郎君:指骑士的夫婿。 玉郎:指有名望的人。一去春草深:指丈夫远行,妻子在家寂寞。谩有:空有。狂名:盛名,大名气。江海:泛指四方之地。 歌诗:唱歌,写诗。呼酒:呼唤饮酒。江上亭:指江边亭子。墨花飞雨:用笔如飞,点染出花木枝叶。江不晴,即江水不晴,指江上风雨。 东南西北征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 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 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注释】 三山:指福建福州市附近的三个岛屿,即鼓山、乌石山和流芳山。云海:形容云雾弥漫的天空,这里指海上的波浪。十幅蒲帆:十张布篷船。烟水:水面上的雾气。吴中:泛指江南一带。过客
江南乐 江南乐,春水红桥满城郭。 出门不用金马络,门前画船如画阁。 绿纱虚窗春雾薄,隔窗蛾眉秋水活,翡翠冠高罗袖阔。 楚舞吴歌劝郎酌,紫竹瑶丝相间作。 船头柳花如雪落,船尾彩旗风绰绰。 秉烛夜游随处泊,人生无如江南乐。 译文: 江南乐,春天的江南充满了欢乐, 出门时不必用华丽的马笼头,因为门前有美丽的船只。 绿色的纱窗透出春天的雾气,隔窗看到的美丽女子像秋天的水一样清澈, 戴着翡翠冠
诗句: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翻译:歌风台下的黄河河水呈现出黄色,而台上的春天的草木则是碧绿的颜色。黄河的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而草地上的春草每年都会呈现春天的色彩。 注释:黄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源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等省区,注入渤海。黄河两岸的景色非常美,河水和草地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注释: 岁云暮矣,子将焉行。 译文:时光已经走到了尽头,你将要到哪里去? 江南木落天雨霜,娟娟美人淮水傍。 译文:江南的树木已经凋零,天空中降下了秋霜,美丽的女子在淮水的旁边。 淮水不回头,行人上小舟。 译文:淮水不会回头,行人要登上小舟。 赏析: 《淮南王少年游》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问答的方式展开,通过描绘江南秋景和人物动作来表达主题情感,展现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意境
注释: 如梦曲哀燕将军其五:这是一首描写将军出征的诗,名为“如梦曲哀燕将军”的第五篇。 平村曲,春水绿:在春天的村庄里,有一首曲子叫做《平村曲》,河水清澈碧绿。 将军猎回曾此宿:将军归来时,曾在这个村庄里住宿过。 将军一去成荒邱:将军离开后,这里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地方。 依旧平村春水流:虽然已经变得荒芜,但是春天的河水依然在流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出征前后的变化
注释:在台上唱着悲壮的歌声,感叹自己已经离去,但断碑上却生满了莓苔。 赏析:诗人登上了歌风台,唱出了心中的哀怨之情,感叹自己已经离开,但却留下了一个令人惋惜的形象。而那块断碑上的莓苔,则像是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无奈。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感
北窗终日对竹坐,老却参军不入城。 注释:在北窗下整天对着竹子坐着,使得我变得年老体倦(连出征打仗的资格都丧失掉了)。 译文:北窗下整天面对着竹子,我因此年老体弱,不再有机会出去征战(参军)。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首句写诗人整日北窗下面对竹子,表现了一种闲适、清静的生活状态。第二句则写出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带来的结果——诗人因为整天对着竹子而年老体衰,失去了继续征战的能力。全诗语言朴实
注释: 苔藓变老了,应该不会有屐齿的印迹;旧日的游历在眼中清晰可见。秋天到了南国,行人稀少;落叶纷纷飘零,满寺门都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首联“苔老应无屐齿痕,旧游历历眼中存”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行走的景象。诗人走在青苔上,却意外地发现没有留下任何足迹,只有那些往日的游踪在记忆中历历可见。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转,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颔联“秋深南国行人少
这是一首描绘了庭院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析: 1. 阶前萱草花开尽,堂上主人消百忧。 - "阶前"指的是庭院前的台阶前;"萱草"是一种植物,传说中它能够带来好运和快乐,所以称为“忘忧草”。 - "花开尽"意味着萱草已经全部开放,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到来。 - "堂上主人"指的是庭院中的主人家,也就是诗人自己或他的家人。 - "消百忧"表示消除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 2.
江南倦客好清斋,炼得身形瘦似梅。 不到清溪三四日,藕花无数水中开。 萨都剌(1279年-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尤以诗歌和绘画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权贵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病起戏笔奉答御史王文休》中,萨都剌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通过对荷花
【注释】 ①层楼:指高高的楼层。 ②娟娟:形容美好的样子。 ③江东:这里指江之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楼阁图。 “浴罢焚香扫阁眠”,写的是主人公在春天洗去一身的尘埃,烧起檀香,打扫干净居室,然后安然睡下的场景。这两句是全诗的开头,为后文作铺垫,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过墙新竹翠娟娟”
注释: 纳凉:在炎热的夏天找一个凉爽的地方休息。 桂枝叶密阴覆地,栀子花开香满廊:描述一个夏日午后,在古寺中,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斑驳光影洒在地上,而栀子花盛开,花香弥漫在走廊里。 古寺:指古老的寺庙。 纳凉过半日:享受了一整天的凉爽时光。 葛衣石枕竹方床:穿着用葛布做成的衣服,躺在用石头做的枕头上,睡在用竹子做成的床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一个宁静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