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
西村雨绵绵,东村犹出日。
共称西人良,或是穷可恤。
谁知所雨粟,尽入东村室。
儒生无爱憎,但喜蔬蓏实。
通年一饱厨,犹在兔园帙。
这首诗描绘了西村和东村在祈求龙降雨的不同表现和结果:
首句解读:“西村送龙归,东村请龙出。” 这里的“送”和“请”都是动词,表示西村和东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行为来祈求龙降雨。
次句解读:“西村雨绵绵,东村犹出日。” “绵绵”形容雨水连绵不断,而“犹出日”则暗示即使在持续的降雨中,太阳依旧能照耀大地。
第三句解读:“共称西人良,或是穷可恤。” “共称”是共同称赞,“良”指好或优秀,这里指的是西村的人们因为连续不断的降雨而感到满意。而“穷可恤”表达了一种同情,认为东村的人们可能因为贫穷而更加渴望雨水。
末句解读:“谁知所雨粟,尽入东村室。” “粟”指谷物,“尽入”意味着全部被接收。这里揭示了一个意外的结果:尽管西村的雨水连绵不断,却都被东村用来灌溉田地,最终这些雨水并没有帮助西村,反而被东村利用。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西村和东村的不同行为和结果,展现了人们对不同情境下行为的理解和评价可能会有所不同。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雨水、太阳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农民生活和农业活动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