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
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猬。
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
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
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

【注释】

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九月种麦五月尝。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

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猬。

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

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

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

【赏析】
《采藤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描写了一位在浙江四明山种桑养蚕的人,在一年中辛勤劳作,终得丰收,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卖掉全部收获,换取盐米以维持生计的过程。

第一段:“君不见四明山下寒无粮”,描述了四明山下寒冷而贫瘠的情况,连粮食都没有。接着写到“九月种麦五月尝”,描绘出当地人一年四季都在辛勤耕作的情景。最后一句“一春辛苦无别业,日日采藤行远冈。”则表达了他们一年到头没有其他产业,只能依靠采集藤条为生。

第二段:“山深无虎行不畏,老少分山若相避。”描述了山中虽然没有老虎,但因为山路险峻,所以老年人和小孩子都不敢单独行走。这里通过描绘山路险峻,表达了当地人对山林的敬畏之情。

第三段:“忽然遇藤随意斫,手触藤花落如猬。”描述了在山中偶遇藤条,便随手将其砍断。然而藤条被砍断后,却有像刺猬一样的毛球脱落在地上。这一细节描绘出当地人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场景。

第四段:“藤多力困一颦呻,对面闻声不见人。”继续描述了在山中砍藤时,由于藤多且密集,使得人们需要用力才能砍断,而且砍断后的声音也很大。而当砍断后,人们却无法看到砍断的人,只有听到对方的呼喊声。

第五段:“日昃将来各休息,妻儿懒拂灶中尘。”描述了一天结束时,人们各自回家休息,孩子们也懒得去清扫灶台。这反映了当地的艰苦生活条件和社会状况。

第六段:“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描述了突然有人敲门进来,原来是海商带来了大量的粮食,他们用大藤交换粮食。这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无奈和困境。

第七段:“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描述了小藤在市场上也可以卖出好价钱,甚至比买来的大米还要甜。这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八段:“明朝满意作晨炊,饱饭入山须晚归。”描述了第二天早晨,人们吃饱了饭便开始上山砍柴。这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

第九段:“南村种麦空早熟,逐日扃门忍饥哭。”描述了南村的人种的麦子因为缺水而迟迟不熟,他们不得不每天都关门等待收成,而自己却只能在饥饿中度过。这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贫困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