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姑苏台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注释与赏析
1.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
- 高台崔巍:形容姑苏台非常高大且壮观。
- 插天起:形象地描绘了姑苏台的高峻,仿佛直插云端。
- 势压雄城三百里:姑苏台的雄伟之势足以压制周围的城市(雄城),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规模之大。
2. 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 云窗雾阁:形容姑苏台下建筑的宏伟,如同云雾环绕。
- 迷烽烟:描绘了姑苏台上的景象,使得远处的烽火难以分辨。
- 日日吴王醉西子:通过“吴王”一词,表达了对姑苏台所在地苏州的赞美,以及吴王对这里的留恋之情。
3.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
- 桂膏兰烬:形容香料的使用,增添了一丝奢华的气息。
- 春云:春天的云彩,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 锦丝瑶管:精美的乐器,象征着音乐的美妙。
- 空中闻:暗示音乐声在高空中飘荡,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4. 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 甲兵重来:战争再次爆发,打破了原有的和平。
- 破歌舞:战争的残酷性,使得原本欢快的歌舞都变得凄凉。
- 粲齿修眉散如雨:用来形容战争后人们的面容憔悴,如同雨后散落的头发。
5.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
- 双钩带血:描述了战争中的残酷场景,人们的脸上沾满了血迹。
- 不敢飞:战争后的人们不敢再飞翔,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 城荒草碧春风吹:战争过后的城市荒芜,只有绿色的草地和春风,给人一种荒凉之感。
6. 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 惟有台前月: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姑苏台上的月亮依旧明亮。
- 曾照吴宫花发时:曾经有美丽的花朵在宫殿中盛开,现在只剩下残败和凋零。
- 这一句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美好事物的消逝,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7.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
- 慷慨悲歌:用慷慨激昂的歌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 霜乌怨啼:寒冷的乌鸦也发出哀鸣,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 枫叶赤:红色的枫叶象征着火的颜色,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毁灭。
8. 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 明朝送客过钟陵: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 西望茫茫五湖白:向西望去,只见到广阔的水面,一片白色,给人一种空旷和寂寞的感觉。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