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心学见都俞,秦火烧来一字无。
若道汉儒无补益,如何留在授书图。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抓住注释中关键词语,结合全诗分析。
伏生授书图(其一)
心传心学见都俞,秦火烧来一字无。
若道汉儒无补益,如何留在授书图。
注释:伏生传授给孔子的儒学,只有“心传”是真正有益处的,因为“秦火烧来”,文字全都烧了,没有留下一个字。如果认为汉朝的儒生没有用,那怎么能在《尚书》里留下“授书图”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首句“心传心学见都俞,”点明伏生传授的是儒学,而这种儒学只有心传才是真正有益处的。“心传”与“口传”相对应,强调了“心传”的重要性和价值。次句“秦火烧来一字无”,则以历史事实为据,表明儒学在秦朝焚书坑儒时被全部销毁。“一字无”既指文字被毁,也暗含儒家学说被毁。第三句“若道汉儒无补益,”,指出如果认为汉朝的儒生没有用,那怎么能在《尚书》里留下“授书图”呢?这实际上是对汉代儒家学者的一种肯定。第四句“如何留在授书图”,表达了诗人对汉代儒生们的崇敬之情。
此诗前两句主要写汉代儒生,后两句又回到伏生身上。前两联都是议论,后一联才写到具体的人物,这样结构紧凑,层层推进。
全诗语言简洁,但意味深长。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学的尊崇以及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