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诸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
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
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悽然。
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
诗句解读与赏析:
岳鄂渚孙复墓田,清明寒食起新烟。 —— “岳鄂渚”指的是位于今湖北省的岳州和鄂州一带,是古代诗人常提及的地方,这里指代作者所居之地。岳鄂诸孙,即指居住在此地的子孙。“复墓田”,意为重新为祖先的墓地进行耕作和修葺,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以及对家族墓地的重视。“清明寒食”,指清明节这个时节和寒食节(禁火习俗,用以纪念介子推)期间。“起新烟”,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开始清扫墓地,焚烧纸钱,以此祭拜逝去的亲人。
道傍为我除苍桧,山下如今哭杜鹃。 —— “道傍”,此处指的是道路两旁或路边。“苍桧”,指翠绿的桧树,是一种常用于祭祀的树木。“为我除苍桧”意味着有人在路旁为作者除去了路边的苍桧树,这可能暗示着作者在此时有重要的人物或事情需要处理,或者有人特意为他清理道路。“山下如今哭杜鹃”,杜鹃鸟因其叫声哀婉而被称为“杜宇”。在这里,杜鹃鸟的啼叫被用来象征悲伤和怀念。“如今”表示时间上的现在,“哭杜鹃”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高庙神灵应悔此,中原父老尚悽然。 —— “高庙”指的是供奉着岳飞等民族英雄的神祠,这里是他们精神的象征。“神灵应悔此”,意指神祠中的英雄们应该反思为何会遭受如此命运。“中原父老尚悽然”,表达了中原地区百姓对于国仇家恨的悲痛之情,即使已经过去多年,这种情感仍然深刻。
西湖靡靡行人去,却望栖霞转可怜。 —— “西湖”是指西湖风景名胜区,也是杭州的象征。“靡靡”,形容行人匆匆的样子。“转可怜”,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景象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有一种无奈之感,因为自己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只能远观。“栖霞”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自然景观,也可能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或心中的理想之地。
译文:
在岳州的诸子孙重修墓地,清明节时寒食节的烟雾缭绕。路边的苍桧被清除以供祭祀,山下的杜鹃悲鸣表达哀痛。神祠中的英灵或许后悔此举,中原的父老仍感悲痛。西湖边行人匆匆离去,望向那熟悉的栖霞山倍感凄凉。
注释:
- 岳鄂渚:古地名,位于今湖北地区。
- 清明寒食:清明节和寒食节(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前一两日),这两个节日均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
- 苍桧:一种常用于祭祀的绿色桧树。
- 山下:指坟墓所在地。
- 杜宇:即杜鹃,因叫声凄切而得名。
- 高庙:供奉岳飞等民族英雄的神祠。
- 中原父老:泛指中原地区的民众。
- 西湖:今杭州的著名风景区,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骚客到此游览并留下诗篇。
- 靡靡:形容匆忙行走的样子。
- 栖霞: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者心中的一个理想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先祖墓地的敬重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行为和现在的情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感情以及面对变迁时的无奈和感慨。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历史与哲理交织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