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白发炼丹台,世外襟怀渺渺开。
山与江倾横海立,人随秋迥御风来。
石公渡口扁舟在,铁瓮城头断角哀。
辗转阑干凭万古,少年自许拔尘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焦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下面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和赏析。

焦山
还乡白发炼丹台,世外襟怀渺渺开。

  • 焦山: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
  • 还乡:诗人归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白发炼丹台:指诗人年轻时曾在焦山炼制仙丹,但未能成功。
  • 世外:指与尘世隔绝的地方。
  • 襟怀:胸怀、志向。
  • 渺渺:遥远、无边无际。
  • 赏析:诗人用“还乡白发炼丹台”来表达自己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在焦山炼药未果的遗憾。

山与江倾横海立,人随秋迥御风来。

  • 山与江倾横海立:形容山峦与江水相依相偎,横卧在广阔的海面上,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
  • 人随秋迥御风来:形容人们随着秋天的到来,迎着秋风而来,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
  • 赏析:通过描写山与江的壮丽景象和人物的活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石公渡口扁舟在,铁瓮城头断角哀。

  • 石公渡口:指古代的石公渡口,是通往焦山的一个重要渡口。
  • 扁舟:小船,这里指的是渡过长江的船只。
  • 铁瓮城头:指的是古代的铁瓮城门,城头有断角的痕迹。
  •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石公渡口和铁瓮城的残破景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战乱带来的破坏。

辗转阑干凭万古,少年自许拔尘埃。

  • 辗转阑干:比喻世事变迁,人事纷扰。
  • 阑干:栏杆,这里指代世事的纷扰。
  • 赏析:诗人以“少年自许拔尘埃”表达了自己年轻时立志要改变世界的豪情壮志。

【译文】:
回到故乡,头发已白如雪,我在炼丹台上炼过仙丹。我心怀天下,却像世外之人一样超然。
山和江横卧在海上,人们在秋天远去追随清风。
石公渡口的小船仍在等待,铁瓮城墙头断角声声哀鸣。
我在这世间徘徊不已,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
少年时,我曾怀抱壮志,渴望挥剑斩断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焦山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