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泥泥湿桐丝,渐觉新凉袭敝帏。
肯羡轻生归马革,独怜清苦卧牛衣。
种桃未必全忘世,采药终然会息机。
欲问夷齐何处所?
西风吹杀首阳薇。
以下是对《秋夜偶成六首·其六》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诗歌原文:
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
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
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
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诗句翻译:
- 潇潇寒雨满江楼:秋天的雨潇潇洒洒,仿佛连江楼上都弥漫着雨水的气息。
- 底事无端生百忧: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忧虑,就像没有来由地生出了百种忧愁一样。
- 铁砚磨穿灯火夜:用坚硬如铁的砚台磨制,直到灯火通明的夜晚。
- 貂裘敝尽风霜秋:寒冷的秋风使貂皮大衣全部磨损。
- 五更空自听鸡舞:到了五更天,人们只能听着打鸣的公鸡跳舞。
- 四海有谁持犗钩:在四海之中,又有谁会像古人那样使用犗钩呢?
- 可羡当时张许辈:我羡慕那个时代的张、许等人。
- 蒲萄宫里烂羊头:在葡萄宫里,烂羊头随处可见。
- 注释解释:
- 潇潇寒雨: 形容秋天细雨纷飞的景象;
- 满江楼: 指江边或河边的楼阁,此处可能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无端: 无缘无故,没有原因之意;
- 愁: 忧愁,烦恼;
- 铁砚: 坚硬而光滑的石砚,这里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
- 灯火: 指明亮的灯火,这里象征勤奋学习;
- 貂裘: 用貂鼠皮制成的衣服,这里象征着高贵身份或地位;
- 风霜: 形容天气寒冷,也比喻艰苦的环境或生活;
- 五更: 古代把夜间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第五更指凌晨一两点左右;
- 鸡舞: 公鸡在地上跳跃舞蹈,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或生命的短暂;
- 四海: 指整个世界;
- 持犗钩: 用犗钩捕鱼,是古人的一种捕鱼方法;
- 可羡: 可羡慕,值得羡慕;
- 张、许: 可能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或政治家,例如唐代诗人张九龄,宋代诗人许浑等;
- 蒲萄宫: 唐代的宫殿名,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南,此处可能借代唐朝的奢华与繁荣;
- 烂羊头: 指食物,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美食或富贵人家的生活状态。
-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忧愁和感慨。开头两句“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描绘了秋雨连绵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忧愁。接下来的句子“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逆境中坚持学习的情景,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