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雨晚声乾,乱撒真珠满玉盘。
常讶云巢惊鹤梦,最宜烟棹理渔竿。
僵眠茅屋不知夜,醉着蓑衣尚怕寒。
却笑当年韩吏部,独鞭羸马出蓝关。
《庚子雪中十二律》:自然之美的咏叹
北风吹雨,夜幕之下的干涩声音如同老翁低沉的叹息。晚风如刀,划破了沉寂,带来了点点细碎的声音——是雨滴落在瓦片上的清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里格外清晰,仿佛能将人的心声都放大,让人不禁想起古人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诗中的“乱撒真珠满玉盘”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场景,它们在空中飘洒,像是天上的珍珠,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铺满了整个大地。这些晶莹剔透的雪花,就如同诗人眼中的世界,纯洁无暇,美得令人窒息。而“常讶云巢惊鹤梦”,则是诗人对自然界奇妙现象的赞叹,云朵在夜空中形成的巢穴,宛如一幅幅天然的画作,让诗人不禁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笔下的渔人,在雾气缭绕的海山间,驾着烟棹,悠然自得地整理着自己的渔竿。这画面宁静而又和谐,与前一句的“乱撒真珠满玉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凸显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僵眠茅屋不知夜”和“醉著蓑衣尚怕寒”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在冬日寒冷夜晚中的无奈与辛酸。尽管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诗人却浑然不觉;即使身着破旧的蓑衣,依然感到刺骨的寒意。这种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坚守,正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
最后一句“却笑当年韩吏部,独鞭羸马出蓝关”,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超然看待。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壮志未酬,仍怀揣着希望与梦想,不畏艰难,独自踏上新的征程。
《庚子雪中十二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首赞美自然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活的态度与选择。诗人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