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西风吹起鲈鱼兴,已在桑榆暮景。

译文:
十年前在燕地的月光下唱着歌,如今已是几缕白发映衬着我的鬓影。西风吹动我心头的愁绪,勾起了我对故乡鲈鱼的向往。岁月已将我引向黄昏,我已是垂垂暮年之人。

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

译文:
十年间我日夜攻读诗书,渴望用这些学问报效国家。但是世事如梦,我未能如愿以偿。现在只能在明月之夜,独自送别友人到湓浦。听着他们在船上的琴声和夜雨的声音,我的心中充满了忧愁。注释:燕月:指春天的夜晚。吴霜:吴地的霜气,比喻时光流逝。西风:秋风。鲈鱼:指家乡的鲈鱼。桑榆:夕阳,此处借指自己的晚年。书剑:指读书、行侠之事。长吁:深深地叹息。暗许:暗中答应或承诺。湓浦:地名,今江西九江一带。兰舟:装饰华丽的船。夜雨:指雨夜中的离别。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感伤之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壮志难酬的感慨。首句“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写诗人十年来苦读诗书,渴望建功立业,而时不我待,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西风吹起鲈鱼兴”一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家乡鲈鱼美食时的思乡之情,同时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惆怅。“已在桑榆暮景”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迟暮的感慨和无奈。第二句“十年书剑长吁,一曲琵琶暗许”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虽然有满腹经纶,却无法施展才华,只能长吁短叹。而他在寂寞的夜晚听到琵琶声,也暗自承诺要有所作为。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第三句“月明江上别湓浦,愁听兰舟夜雨”写诗人在明月照耀下的江面上与朋友分别,听到他们的琴声和夜雨的声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浓浓的愁情。这里的“兰舟夜雨”既是一种景物描写,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景物描写,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功业无成的感慨和无奈。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