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雁北乡【去声】。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雊【音姤】。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诗句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雁北乡【去声】。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雊【音姤】。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译文
小寒是农历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小寒时期,天气还比较寒冷,所以称为“小寒”。到了小寒过了一半时,天气会转暖。
此时北方的雁群开始向南飞回,这是它们躲避南方炎热的天气,准备过冬的一种习性。到了立春之后,这些雁群就会全部返回。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感受到阳气的到来。
喜鹊也开始筑巢了。喜鹊是一种喜欢栖息在人类房屋上的鸟类,它们的巢穴通常建在屋檐下或其他适宜的地方。喜鹊选择在冬至那天开始筑巢,因为这个时候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好在南边,阳光充足。等到冬至过后,阳气逐渐增强,喜鹊就能顺利地开始筑巢了。
雉即野鸡,雄性叫声为“雊”,雌性叫声为“求”,这两种声音都是雉类的求偶行为。雉在冬至这一天会发出这种叫声,这是因为雉类能感受到阳气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小寒时节的自然现象和动物的行为,展现了自然界中阴阳交替、生生不息的规律。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天的深入,万物进入休眠状态。诗中对雁群迁徙的描述,反映了自然界中动物对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和适应能力。喜鹊筑巢和雉求偶的行为,则展示了动植物之间相互感应、共同进化的生命现象。整首诗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传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感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