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上云]谁想张生负了俺家,去卫尚书家做女婿去,今日不负老相公遗言,还招郑恒为婿。今日好个日子,过门者,准备下筵席,郑恒敢待来也。[末上云]小官奉圣旨,正授河中府尹。今日衣锦还乡,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将著,若见呵,双手索送过去。谁想有今日也呵!文章旧冠乾坤内,姓字新闻日月边。
[双调][新水令]玉鞭骄马出皇都,畅风流玉堂人物。今朝三品职,昨日一寒儒。御笔亲除,将名姓翰林注。
[驻马听]张珙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莺莺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诰七香车。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从应举,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
[末云]接了马者![见夫人科]新状元河中府尹婿张珙参见。[夫人云]休拜,休拜,你是奉圣旨的女婿,我怎消受得你拜?[末唱]

【注释】:

  1. 西厢记 · 第五本 · 第四折:这是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主要描写了张珙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2. 夫人上云:夫人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个有地位的女性,对张珙的感情非常复杂,既有嫉妒也有关心。
  3. 张生负了俺家,去卫尚书家做女婿去:这句话是张珙对崔莺莺的表白,意思是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放弃了原本属于他的幸福。
  4. 今不负老相公遗言,还招郑恒为婿:这句话表示张珙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选择了崔莺莺作为他的妻子。
  5. 今日好个日子:这句话是对婚礼当天的描述,意味着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6. 过门者,准备下筵席:这句话是在说张珙和崔莺莺即将结婚,家里已经开始准备宴席。
  7. 郑恒敢待来也:这句话是张珙对未来妻子的期待,他希望郑恒能够来到他的身边。
  8. 小官奉圣旨:这句话是张珙在向崔莺莺表明自己的身份,他是被皇帝派遣到卫尚书家做女婿的使者。
  9. 衣锦还乡:这句话是张珙对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的描述,意味着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10. 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将著:这句话是在说崔莺莺已经准备好迎接张珙了,她穿着华丽的服饰等待着他的到来。
  11. 文章旧冠乾坤内,姓字新闻日月边:这句话是形容崔莺莺的才情出众,她的才能足以让天地为之动容。
  12. 玉鞭骄马出皇都:这句话是描述张珙离开京城时的情景,他骑着骄马,手握着玉鞭,显得十分威武。
  13. 畅风流玉堂人物:这句话是形容张珙在官场上的风采,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物。
  14. 今朝三品职,昨日一寒儒:这句话是说张珙现在的身份是三品官员,而曾经他是一个贫穷的书生。
  15. 御笔亲除,将名姓翰林注:这句话是说张珙得到了皇帝的提拔,他被赐予一个官职。
  16. 玉鞭骄马出皇都:这句话是在说张珙骑马离开京城的景象,他骑着骄马,手握着玉鞭,显得十分威武。
  17. 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这句话是形容张珙的才华和学识,他拥有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18. 莺莺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诰七香车:这句话是祝福崔莺莺能够得到幸福,她将会得到皇帝的恩赐和荣华富贵。
  19. 身荣难忘借僧居:这句话是在说张珙在寺庙中修行的经历,他在那里得到了精神上的净化和提升。
  20. 愁来犹记题诗处:这句话是在说张珙在寺庙中思念崔莺莺的情景,他回忆起曾经一起吟诗作画的时光。
  21. 从应举,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这句话是在说张珙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成功,他的梦境中总是出现与崔莺莺在一起的场景。
  22. 【末唱】:这是一首由张珙演唱的曲子,他的声音充满了深情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的一部分,描述了张珙和崔莺莺之间的情感纠葛。全诗以“西厢记”为主线,通过对话和叙述的方式,展现了两人之间复杂的感情和命运的交织。

诗中描绘了张珙的荣耀身份和回归故土的喜悦心情。他身穿华丽服饰,骑骏马,手持玉鞭,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威严和自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崔莺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

诗中的“玉鞭骄马出皇都”一句,不仅展示了张珙的英勇气概,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新生活和新挑战。而“御笔亲除,将名姓翰林注”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身份转变和晋升。

在诗的后半部分,张珙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和修行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对崔莺莺的深厚感情。他提到了在寺庙中的修行经历,以及与崔莺莺共同吟诗作画的美好回忆。这些回忆成为了他们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

诗以“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作为结尾,表达了张珙对崔莺莺的深情牵挂和思念。他梦见自己与崔莺莺在一起的画面,成为了他们之间永恒的象征。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张珙和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悲剧。诗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整部戏剧更加感人至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