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雷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艳溢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亦兴尽,不暇登陟矣。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雪窦山游览的经历。诗中描绘了千丈岩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飞雪亭、妙高台等景点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从寺右偏门登上千丈岩。
- 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瀑布如同从锦缎上流出,落入陡峭的悬崖下的潭水中。
- 深不可计:深到无法计算的程度。
- 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站在悬崖边上,伸出手援住一棵树向下看,让人感到头晕目眩。
- 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雷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刚开始像一条大练布,接触到悬崖的石头上,像突然响起的雷声一样飞速落下,所以上面建有飞雪亭。
- 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停下来在亭子上休息时,感觉好像喝醉了,而且进行清谈和辩论。
- 清谈玄论,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清谈和玄论让作者的喉咙和嘴唇都感到震动,想要发出声音,但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东西。
- 坐念平生友,怅然之:坐下来想起平生的好友们,感到非常惆怅。
- 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寺前的稻田周围是山林,就像在平地上一样。
- 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然而从侧面走出可以看到下面村庄,相隔已经几百丈了。
- 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抬头看上面的山峰,它们又高又壮丽。
-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其次登上妙高台,岩石上的一块块巨石突起在岩边,俯视四周的山峰聚集在一起,看不到来路。
- 周览诸山,或绀或苍,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环顾周围的山峦,有的呈绀色(绿色)有的呈苍色,形状像倒扣的碗或者帽子的,像蛟龙一样跳跃的,像野兽一样蹲着的,无法全部形容出来。
- 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艳溢眉宇:远处的晴空上飘浮着轻纱般的白云,好像美女的秀发光彩照人。
胜观花焉:凡是登山观赏风景的人,都会在这里欣赏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