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群儿戏于庭:孩子们在庭院里玩耍。

登瓮:爬上水瓮。

足跌没水中:脚踩着瓮沿掉进水中。

皆弃去:都离开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拿起石头打碎了水瓮。

水迸:水四溅。

儿得活:孩子得活下来了。

【赏析】

《群儿戏于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写的是一群孩子们在庭院中嬉戏打闹,其中有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放水的瓦瓮里。他大声呼救,其他的孩子都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他走到瓮边,用手中的石头把水瓮砸破,水立刻涌了出来,孩子终于得救了。

这首诗描写的是儿童天真、活泼的游戏生活。它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孩子天真无邪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赞美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他面对危险,不惊慌失措,而是从容镇定,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

司马光的形象塑造得很成功。他不仅是一个聪明勇敢的人,也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他看到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孩子的生命安全。这种无私的关爱和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