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礼毕,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新进,藉普旧德为之表率,册拜太保兼侍中。帝谓之曰“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普顿首谢。

  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俨、梁颢厚善。会旦令翟马周上封事,排毁时政,普深嫉之,奏流马周,黜昌言等。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骄肆僭侈,大为不法,普廉得之,尽以条奏,利用坐流商州,普固请诛之。其嫉恶强直皆此类。

  李继迁之扰边,普建议以赵保忠复领夏台故地,因令图之。保忠反与继迁同谋为边患,时论归咎于普,颇为同列所窥,不得专决。

  旧制,宰相以未时归第,是岁大热,特许普夏中至午时归私第。明年,免朝谒,止日赴中书视事,有大政则召对。冬,被疾请告,车驾屡幸其第省之,赐予加等。普遂称疾笃,三上表求致仕,上勉从之,以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普三表恳让。赐手诏曰“开国旧勋,惟卿一人,不同他等,无至固让,俟首涂有日,当就第与卿为别”普捧诏涕泣,因力疾请对,赐坐移晷,颇言及国家事,上嘉纳之。普将发,车驾幸其第。

诗句

宋史赵普列传

译文

在举行籍田礼结束后,太宗想要提拔吕蒙正,因为吕蒙正资历较浅,所以借助赵普的旧德作为榜样。于是册封他为太保兼侍中。太宗对他说:“你是国家的老臣,朕依赖你,古人耻其君主不如尧舜,你要记住!”赵普顿首表示感谢。

当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俨、梁颢关系密切。正好胡旦让翟马周上书,攻击时政,赵普对此深感厌恶,于是将翟马周上奏,将昌言等人罢免。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骄横放肆,奢侈无度,赵普发现后,将此事一一上奏,并让侯莫陈利用被流放商州。赵普坚持要求诛杀此人。他的嫉恶如仇和刚直不阿的行为都与此类似。

李继迁对边境的骚扰,赵普建议用赵保忠重新领回夏台故地,然后让他策划此事。但赵保忠反而与李继迁一起谋害国家边境,时论归咎于赵普,这使他颇受同事的窥视,难以独自决策。

按照旧制,宰相在未时归家,但今年大热,特准赵普夏天中午前归家。第二年,免去朝见,只到中书省处理日常政务,有大的政事会召见。冬季,因病请求告假,皇帝多次去他的府第探望他,赐予加等待遇。赵普于是称病很重,三次上表请求退休,皇上勉为其难地同意了,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继续担任太保兼中书令。赵普三番五次恳请辞职,皇帝赏赐手诏说:“开国勋旧,只有你一人,与其他不同,不要至死固让,等你康复有朝一日,我们再与你道别。”赵普捧着诏书,泪流满面。他因此力疾请见皇上,赐坐很长时间,皇帝对他提及国家事务,皇上赞许接纳他的意见。赵普将要出发时,皇帝驾临他的府第。

注释

  • “籍田礼毕”:表示皇帝进行籍田祭祀礼仪结束的时刻。
  • “太宗欲相吕蒙正”:指唐太宗想要推荐和提升吕蒙正,因为他是新的人才进入朝廷,需要通过赵普来作为示范。
  • “藉普旧德为之表率”:藉普(即赵普)利用自己丰富的经历和资历来引导和鼓励其他人。
  • “开封”:古代中国京城的名称,此处指赵普的官邸所在地。
  • “帝谓之曰“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皇帝对赵普说:“你是国家的老臣,我依赖你。”
  • “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古代的贤人认为他们的君王应该像尧或舜一样贤明,因此赵普要牢记这一点。
  • “时论归咎于普”:当时的舆论归咎于赵普。
  • “大热,特许普夏中至午时归私第”:天气非常热,特准赵普夏天中午前回家。
  • “明年,免朝谒,止日赴中书视事,有大政则召对”:第二年,免去朝见,只到中书省处理日常工作,有大的事务会召见他。
  • “冬,被疾请告”:冬天,因生病请求告假。
  • “车驾屡幸其第”:皇帝频繁光顾他的府第。
  • “赐手诏曰“开国旧勋,惟卿一人”:皇帝赏赐手书诏书说:“开国的功臣,只有你一人,与其他人不同,不要至死固让,等你康复有朝一日,我们再与你道别。”
  • “将发,车驾幸其第”:赵普将要启程时,皇帝驾临他的府第。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赵普的政治生涯的一个片段。赵普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形象:既有深厚的政治经验和智慧,又有刚直不阿的性格。他在太宗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信任和尊重,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然而,他也面临着来自同僚的嫉妒和压力,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挑战。这首诗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老臣的无奈和辛酸,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