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易字季和。建隆初,摄府州录事参军,节度使折德扆言其清干,遂命即真。再迁河南府推官。会普居相位,十年不赴调。太平兴国中,历华、邢二镇掌书记。部刍粮至太原城下,拜监察御史,知兴元府。转殿中,赐绯鱼袋。先是,两川民输税者以铁钱易铜钱。安易言其非便,请许纳铁钱,诏从之。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会以曹璨知州,徙安易为通判,未几代归。又表求外任,命知耀州,留不遣,命按视北边事。
淳化中,尝建议以蜀地用铁钱,准铜钱数倍,小民市易颇为不便,请如刘备时令西川铸大钱,以十当百。下都省集议,吏部尚书宋琪等言“刘备时盖患钱少,因而改作,今安易之请反患钱多,非经久计也”而安易论请不已,仍募工铸大钱百馀进之,极其精好,俄坠殿阶皆碎,盖熔铄尽其精液矣。太宗不之诘,犹嘉其用心,赐以金紫,且遣其典铸。既而大有亏耗,岁中裁得三千馀缗,众议喧然,遂罢之。事具《食货志》。
以下是对《安易字季和。建隆初,摄府州录事参军,节度使折德扆言其清干,遂命即真。再迁河南府推官。会普居相位,十年不赴调。太平兴国中,历华、邢二镇掌书记。部刍粮至太原城下,拜监察御史,知兴元府;转殿中,赐绯鱼袋。先是,两川民输税者以铁钱易铜钱。安易言其非便,请许纳铁钱,诏从之。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会以曹璨知州,徙安易为通判,未几代归。又表求外任,命知耀州,留不遣,命按视北边事。”的逐句翻译:
- 安易(Ai Ye)是赵普的弟弟。在宋朝建立之初,安易曾担任过一些职务。
- 在建隆初年,安易被任命为府州的录事参军。当时,一位名叫折德扆的人向节度使推荐了他的清廉和才干,因此他被正式任命为这一职位。
- 不久之后,安易又被晋升为河南府的推官。在这个职位上,他负责处理地方上的事务,并管理当地的财政税收。
- 当赵普在朝廷中担任宰相时,安易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立即得到回应。尽管他在太平兴国年间历任华州和邢州的掌书记,但在他任职期间,他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 安易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提出了一个关于货币使用的建议。他建议将铁钱纳入官方的货币体系,以便于人民使用。这个建议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并被实行。
- 九年,安易被提升为宗正少卿,并被派往定州担任知州。然而,由于另一位官员曹璨的上任,他被调任为通判。不久之后,安易被重新派遣到其他地方任职,但最终并未被正式任命。
- 后来,安易再次请求外任的机会。他被任命为耀州的知州,但由于某些原因,他被留在了原地。最后,皇帝命令他巡视北方边境地区。
这段历史记录了安易在宋朝初期的政治生涯以及他在不同职务上的工作经历。通过他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和他对国家的贡献。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