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咸嘉其忠。四年,移山南东道节度,自梁国公改封许国公。会诏下亲耕籍田,普表求入觐,辞甚恳切。上恻然谓宰相曰“普开国元臣,朕所尊礼,宜从其请”既至,慰抚数四,普呜咽流涕。陈王元僖上言曰:

  臣伏见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宋璟、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今陛下君临万方,焦劳庶政,宵衣旰食,以民为心。历考前王,诚无所让,而辅相之重,未偕曩贤。况为邦在于任人,任人在乎公正,公正之道莫先于赏罚,斯为政之大柄也。苟赏罚匪当,淑慝莫分,朝廷纪纲,渐致隳紊。必须公正之人典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然后彝伦式序,庶务用康。

  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此真圣朝之良臣也。窃闻憸巧之辈,朋党比周,众口嗷嗷,恶直丑正,恨不斥逐遐徼,以快其心。何者。盖虑陛下之再用普也。然公谠之人,咸愿陛下复委以政,启沃君心,羽翼圣化。国有大事,使之谋之。朝有宏纲,使之举之。四目未察,使之明之。四聪未至,使之达之”官人以材,则无窃禄,致君以道,则无苟容。贤愚洞分,玉石殊致,当使结朋党以驰骛声势者气索,纵巧佞以援引侪类者道消。沈冥废滞得以进,名儒懿行得以显,大政何患乎不举,生民何患乎不康,匪窬期月之间,可臻清静之治。臣知虑庸浅,发言鲁直。伏望陛下旁采群议,俯察物情,苟用不失人,实邦国大幸。

诗句:

普观者咸嘉其忠。四年,移山南东道节度,自梁国公改封许国公。会诏下亲耕籍田,普表求入觐,辞甚恳切。上恻然谓宰相曰“普开国元臣,朕所尊礼,宜从其请”既至,慰抚数四,普呜咽流涕。

译文:

普受到众人的称赞他的忠诚。四年后,他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从梁国公被封为许国公。当皇上宣布亲自耕作籍田的命令时,赵普上表请求入朝觐见,言辞诚恳且恳切。皇上怜悯地对宰相们说:“赵普是开国的重要大臣,我对他非常尊敬和重视,应该遵从他的请求。”赵普到达后,皇帝多次慰劳抚慰他,赵普哭泣着流泪。

注释:

  • 普观者咸嘉其忠(普的观察者们都赞赏他的忠心):这句话描述了赵普得到人们广泛赞誉的情况,说明他的忠诚受到了广泛的认同。
  • 四年,移山南东道节度(赵普在第四年被调任为山南东道的节度使):这里指的是赵普的官职变动或升迁。
  • 自梁国公改封许国公(赵普被封为梁国公,后来改为许国公):这里说明了赵普的爵位变化和提升,反映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地位的提升。
  • 会诏下亲耕籍田(正好有诏书下来要他亲自参加耕种籍田的活动):这是描述赵普接到皇帝诏书的场景,强调了他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 普表求入觐,辞甚恳切(赵普上表请求入朝觐见,言辞诚恳而迫切):这句话描述了赵普向皇帝请求见面时的急切态度。
  • 上恻然谓宰相曰(皇上怜悯地对宰相们说):这里表达了皇帝对赵普深厚情感的表达,也显示了赵普在政治中的地位。
  • 宜从其请(应该遵从他的请求):这句话表明了皇帝对于赵普请求的尊重和接受。
  • 既至,慰抚数四(赵普到达后,皇帝多次慰劳抚慰他):描述了皇帝对赵普的关怀和慰问。
  • 普呜咽流涕(赵普哭泣着流泪):这句话展现了赵普因感动而流泪的情景。

赏析:

这段诗句通过描绘赵普的忠诚、功绩以及皇帝对他的重视和慰问,生动地展示了宋朝开国元老赵普的政治生涯和人格魅力。赵普的一生经历了从普通书生到重要官员再到国家重臣的巨大转变,他的忠诚和才能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和赏识。同时,皇帝对赵普的慰问和尊重,也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发生,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社会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