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欤变幻旧乾坤,剪水仙人手段新。
银屋万家成骤富,青山半点不藏春。
西园太尉方交贺,北海中郎岂愿臣。
把酒孤吟元不俗,何须夜访剡溪人。

【注释】

谁欤:谁。旧乾坤:指旧时的世界和天地。剪水仙人手:指剪刀般的手段。银屋万家成骤富:指许多家庭都富裕起来。青山半点不藏春:指青山上没有春天的踪迹,比喻春天已逝去。西园太尉:指唐代宰相韦皋,他曾任西川节度使,后任太尉。交贺:表示祝贺。北海中郎:指唐玄宗时的著名谏议大夫李邕,他曾在北海郡做过官。岂愿臣:哪里愿意做臣子呢?把酒孤吟元不俗:以饮酒作诗为乐事,不为世俗所羁绊。剡溪人:指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因常在剡溪(浙江嵊县)居住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写历史沧桑,二句写人事变幻,三句写社会变迁,末句抒发感慨,全篇洋溢着豪迈之气,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限感慨与不平之情。

此诗开篇就以“谁欤”发问,接着用一个“变”字点题,说明历史变化之大。“旧乾坤”,指过去的世界和天地。这一句是泛指,但具体来说,是指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不理政事,造成安史之乱,国家大伤元气,从此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剪水仙人手”,是形容手法高超、变化多端的巧妙之处。这里指韦皋善于使用各种手腕,巩固自己的权力,并使西川地区经济繁荣,百姓致富。“银屋万家成骤富”,则是说韦皋统治下的西川地区出现了很多富裕之家,他们过着豪华的生活。“青山半点不藏春”,则是指经过韦皋的统治,春天的美景再也不会隐藏在青山之中了。

第二句进一步描写韦皋的政绩。“西园太尉”指的是韦皋担任过西川节度使,“交贺”则是说他任职期间受到朝廷的祝贺,而“北海中郎”指李邕,“岂愿臣”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不愿做个臣子。李邕曾担任过北海郡的长官,所以此处暗含了他辞官归隐之意。

第三句紧承二句而来,继续描绘韦皋的政治成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此的赞赏。“把酒孤吟元不俗”,是说诗人在饮酒吟诗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何须夜访剡溪人”,则是诗人对韦皋的一种评价。他认为韦皋的才华横溢,不应该像王羲之那样去追求名利,而是应该做一个清高的官员。

这首诗通过描绘韦皋的政绩和诗人对他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不平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敏锐观察。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充满了豪迈之气,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