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游灵运屐,寺乞简栖碑。
岁计多栽菜,流年懒问蓍。
醉眠书当枕,禅戏偈成诗。
鬓白非今日,何劳晓镜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康总管庆之和碑字韵二首 其二》。全诗如下:
山游灵运屐,寺乞简栖碑。
岁计多栽菜,流年懒问蓍。
醉眠书当枕,禅戏偈成诗。
鬓白非今日,何劳晓镜知。
注释:
- 山游灵运屐:灵运(东晋著名文学家)喜欢爬山游玩,他经常用木屐来行走山路,这里的“山游”就是指这个行为。
- 寺乞简栖碑:寺庙里乞求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以纪念自己的功德。
- 岁计多栽菜:每年计划种植蔬菜,这里的“岁计”是指一年的计划。
- 流年懒问蓍:年复一年,生活平淡,对于算命的事情都懒得去询问。
- 醉眠书当枕:喝醉了就睡觉,书籍成为枕头,这里的“醉眠”是指酒后的睡眠状态。
- 禅戏偈成诗:在禅宗游戏中,偶然吟咏出一首诗,这里的“禅戏”是指禅宗的宗教活动。
- 鬓白非今日:头发已经变白,但并不觉得这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这里的“鬓白”是指头发变白。
- 何劳晓镜知:何必去照镜子了解自己的情况呢,这句反问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首联“山游灵运屐,寺乞简栖碑”,描绘了作者喜欢登山和在寺院中寻找功德石碑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佛教的热爱。颔联“岁计多栽菜,流年懒问蓍”,则反映了作者的生活平淡,对算命之事不感兴趣。颈联“醉眠书当枕,禅戏偈成诗”,则展现了作者在酒后沉睡时的悠闲自在,以及在禅宗游戏中创作诗歌的愉悦。尾联“鬓白非今日,何劳晓镜知”,则是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精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