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雪寻梅树,馀霜殢菊枝。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
【注释】
欲雪寻梅树,馀霜殢菊枝:想见大雪来临,梅花已经凋谢,而菊花还在盛开。
每嫌开较晚:每次看到菊花的开放都比别的花晚,就感到遗憾。
不道谢还迟:没想到菊花的开放比别的花晚,还要谢得更早一些。
早惯饥寒困:早就习惯了饥寒交迫的生活。
频禁盗贼危:多次受到盗贼的侵害。
少陵情味在:杜甫的诗中有对这种生活的感慨和同情。
时讽浣花诗:时常吟诵《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江亭望水眼界开,白帝城高急鼓哀。玉宇无尘万里埃,碧云日暮自西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在大雪将临的时候,发现残菊依然盛开,于是触景生情,想到菊花虽然在严寒中仍然开放,但比起梅花来,却显得姗姗来迟,因此不免有点慨叹,并暗喻自己与杜甫一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时时不忘为国担忧。
全诗写诗人在寒冷的天气里观赏菊花,由赏到伤,由伤而思。开头两句,诗人把梅花、菊花并列起来写。他首先看到,当大雪即将到来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了,而菊花却依然盛开着。这两句是说:梅花已经谢去,你还有什么可欣赏的呢?诗人以梅花比菊花,是因为梅花与菊花都是寒冬开放的植物。诗人之所以要这样写,是想表达出一种思想,那就是他希望菊花能够早日开放。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因为他知道,菊花开放得迟于梅花,这就说明它经受的苦难比梅花更多。所以,诗人紧接着又写道:想不到你的开放时间竟如此迟啊!诗人在这里运用反诘的语气,既表达了他对于菊花开放时间早迟的不满,又暗含了他对菊花开放时间的惋惜。
第三联,诗人进一步从侧面描写菊花的开放情况。他说,自从菊花开放以来,我就常常处于饥饿寒冷之中,而且还受到了盗贼的侵扰,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这一句诗是说:我本来就很困苦,再加上没有及时地开放,就更让人痛心疾首了。诗人用“早惯”、“频禁”等词语来表达他对于生活困苦的感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三句,诗人把目光投向了杜甫。他说,我像杜甫一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时时都惦记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杜甫正是以《咏怀古迹五首》的形式来表达他的这种情怀的。这里,诗人用一个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我虽然没有像杜甫那样忧国忧民,但是我的心中还是充满了忧虑之情的。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比较的方法,通过对比来强调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含蓄。诗人通过对菊花开放的观察和思考,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