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暖意融,闲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霜晴

霜晴暖意融,闲步日阴中。

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

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

天地诗人少,谁怜有此翁。

译文:
霜天晴朗,温暖的气息融入空气中,我悠闲地在日影的映照下漫步。
我摘下一朵菊花,惊起一只黄色的蝴蝶;又移走一盆向日葵,让它落在了碧绿的小虫身上。
这些小生命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它们各自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束缚。
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能够像我们这样真正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人并不多,真让人感到惋惜啊!

注释:

  1. 霜晴暖意融:天气晴朗,阳光照耀大地,使万物感到温暖。
  2. 闲步日阴中:在柔和的阳光下悠闲地散步。
  3. 摘菊惊黄蝶:摘掉菊花时惊动了一只黄色的蝴蝶。
  4. 移葵堕碧虫:将向日葵移动后,它落在了碧绿色的虫子上。
  5. 不因机偶动:不受偶然事件的影响或干扰,保持自然的本性。
  6. 但见色俱同:只看到这些色彩和环境融为一体,和谐共生。
  7. 天地诗人少:在广阔的天地之间,能够像诗人那样热爱自然、感受生活的人很少。
  8. 谁怜有此翁:有谁能理解并怜惜这样的老人呢?

赏析:
这首诗以“霜晴”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首句“霜晴暖意融”,直接点明了天气的寒冷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阳光。这种变化使得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馨起来。
接着“闲步日阴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天气下悠然自得的心情。阳光虽然明媚,但诗人并不急于行动,而是选择在阳光之下悠闲地散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接下来的“摘菊惊黄蝶,移葵堕碧虫”两句诗,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摘掉菊花时惊起了一只黄色的蝴蝶,而将向日葵从盆中移出后落在了碧绿的小虫身上。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最后两句“不因机偶动,但见色俱同”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深化。诗人强调,这些小生命并未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它们依然保持着自然的状态,和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不禁让人感叹:在这宽广的天地间,能够像我们一样真正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确实不多。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深沉。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更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