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
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赝称呼。

【注释】

村路:乡村小路。呼:呼唤。老朝奉:自称年高德劭,受人尊敬的人。真公:真宗皇帝的庙宇,指皇家。真相自难诬:真相难以欺骗自己。非相非公亦好谀:既不是宰相也不是公,也是喜欢阿谀奉承之人。谁:是谁。忽:突然,没有预兆。谓:认为……是。赝:假货。称呼:尊称。

【赏析】

这首七绝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对真宗、仁宗二帝的崇敬之情。

“村路有呼予老朝奉者”,这是全诗第一句,写有人称我为“老朝奉”。诗人以反诘的语气说,你怎么会这样称呼我呢?这两句诗一开头就点出了诗人的身份和当时的政治氛围。

颔联“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是全诗第二句和第三句,诗人用“真公”和“真相”来代指宋仁宗,指出仁宗在位的时候,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事实,无可辩驳的。而那些谄媚逢迎的人,就是所谓的“非相非公”也不过是阿谀逢迎而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阿谀逢迎的人固然是不好的东西,但仁宗在位时国家的繁荣昌盛,也不可抹煞,不能因一时的奸佞小人,而否定了仁宗时期所取得的成绩。

颈联“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赝称呼”,这是全诗第四句和第五句。诗人接着上两句,进一步质问那些称他为“老朝奉”的人,你们为什么这样称呼我呢?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你们这样做是不真实的,你们只是把我当作一个谄媚逢迎的人罢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称他为“老朝奉”的人,都是些阿谀逢迎的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对他的真正尊敬。

尾联“心知不是赝称呼,何妨更唱新词调”是全诗最后两句。这里诗人又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阿谀逢迎之徒的认识。既然那些人把他当作阿谀逢迎之人,那他就不妨再写出一些新的诗词来,以表示自己的不同凡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既然那些人把他当作阿谀逢迎之徒,那就不妨再写一些诗词来表示自己不同于他们的不同凡响之处。

这首诗通过反问、质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阿谀逢迎之徒的蔑视和批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认识和自豪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