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玉珑松万万葩,暖香薰透小窗纱。
水仙未可呼为弟,此是春风第一花。
【注解】
- 山矾:山矾花,即木槿花。
- 山谷改评:山谷,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别号;改评,就是重新评价。
- 刻玉珑松万万葩(màn):雕琢的玉石般玲珑的松树千万朵花。
- 暖香薰透小窗纱(xūn):温暖的香气弥漫到小窗户的纱窗上。
- 水仙:水仙花,一种在春天开花的水生草本植物,有白色、黄色和红色等颜色。
- 未可呼为弟:没有可以称呼它为“弟弟”的意思,因为水仙和山矾是两种不同的花。
- 第一花:最美丽的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零七六年),当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翰林学士,主持变法,而苏轼因与新法意见不合,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到杭州后,常游西湖之孤山赏花。他看到山矾花盛开,特作此诗以寄意。
首句用一个“代”字,把“山谷”二字换了个位置,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对新法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旧派人物的轻蔑态度。次句写山矾花的繁盛景象,用“雕琢的玉石般玲珑的松树千万朵花”,生动地写出了山矾花的美丽多姿,也暗指新法的弊端。第三句是说,山矾花虽然美丽,但还比不上水仙花。第四句写自己与水仙花的关系,水仙花虽然美,但它不能与自己的才华相提并论。第五句是对水仙花的赞美,认为它是春天的第一朵花。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新法的不满和对自然之美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