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撷佳草,日恐饥其鱼。
霜枯野水落,猵獭搜无馀。
翁归束稿人,寘彼溪之隅。
责以警长夜,翁计何其愚。

【注释】

“溪翁”:指隐居在溪边的渔翁。“感物”:触景生情,有所感触。“其三”:是第三首诗。“撷”:摘取。“猵獭”:一种水栖动物,这里指野兔和獭类。“长夜”:漫长的黑夜,这里指夜晚。“责以警”:用它来警戒。

译文:

溪边的渔翁采了好草,担心鱼儿吃了就会饿死。

霜降之后水面枯槁,野兽出没无踪迹。

渔翁回家捆草束柴,放在溪边作为警戒。

他怎么竟认为这能警戒漫漫长夜?

渔翁真是愚蠢至极。

赏析:

此诗写渔翁因采了草料而担心鱼被饿死,又担心野兽来吃,于是回家捆草束柴放在溪边,以作警示之用。全诗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渔翁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渔翁所为的不满与讥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