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牧鞭群羝,长鸣度荒圃。
眈眈黄于菟,怒攫连四五。
弱肉强之食,兹事由来古。
天地果好生,生羊勿生虎。

【注释】

感物:感慨自然界的事物。

牧鞭:赶牧人驱赶牲畜时所用的鞭子。群羝(dī):羊群。羝,公羊。

度荒圃:走过荒凉的田野。度,经过。

眈眈:形容凶猛的样子。

黄于菟:黄鼠狼。古代称其为“黄”,因毛色黄,故称。

怒攫(jué):凶猛地抓咬。

弱肉强之食:弱者被强者吃掉。之,代词,指弱者。

兹事:这两件事。

由来:自古以来。

天、地、生、死:天地间万物的生长与死亡。

古:久远。

果:果真。

生羊勿生虎:不要生下羊来却养了老虎。比喻不应当让弱者遭受强者的欺凌。

【译文】
老牧人挥舞着鞭子驱赶羊群,羊群长声哀鸣穿越荒芜的田野.凶猛的黄鼠狼瞪圆了眼睛,张牙舞爪猛扑向四五个羊羔。弱者往往被强者所吞没,这种残酷的自然法则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天地间确实存在着生长与死亡的自然循环,所以不应有生羊却养老虎的现象发生.

【赏析】
此诗通过写牧人之鞭和野狐的捕食,表现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事实,表达了对弱者受欺凌的愤慨之情。
首句“老牧鞭群羝”写牧人驱赶羊群,而羊群则长声哀鸣。这里既写出了牧人驱赶羊群的行动,又写出了羊群悲鸣的情景。第二句“长鸣度荒圃”则进一步写出羊群哀鸣的原因。第三句“眈眈黄于菟”写黄鼠狼瞪大眼睛,凶狠地扑向羊羔。第四句“怒攫连四五”则进一步写出黄鼠狼的凶猛行为。第五句“弱肉强之食”,则是说弱者常常遭受强者的欺凌。最后一句“兹事由来古”则指出这种残酷的自然规律自古就有。第六句“天、地、生、死”四字总括了全篇。第七句“果”字承上句而来,表明这种自然规律是真实的。第八句则以反问的语气,强调不应产生羊吃老虎的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